今日馬季開鑼,沙田馬場又有車水馬龍之盛。現在賽馬日期長達十個半月,今年七月十五日才煞科,新馬季今天便開始,相信出賽馬匹未必能夠及時操得起,上季威風八面的勇馬,季初必然難以及時恢復狀態,反而一些上季三四月間已提早歇暑的馬,如有正常操練,季初取勝的機會較大。
今年夏季酷熱,整個8月都有雨水,少見陽光,沒有颱風襲港,已算萬幸。隨着氣候暖化,極端異常天氣漸由百年一遇變成常態,香港不舉行全年賽馬,是配合環境變遷的實際做法,現時賽馬一年休息45天,已達自然制限,絕對不宜再縮短,換句話說,全年賽馬88次,已是上限。
這星期有沙田馬場草地跑道,綠草如茵,十分悅目,可能是受惠於8月雨水足夠,間中有陽光配合之故,草地跑道管理人員,可記一功。這日碰到新亞師兄李賢祉博士(新亞生物66),與他談起馬場跑道,他說1975年在馬會工作,為沙田新馬場跑道鋪草皮,14個月內完成任務,那時候是逐吋逐吋逐吋種草的,不比現在廣州從化練馬場的賽道,可逐塊草皮買回來,鋪在跑道上壓平便可完工。今天馬會的資源遠比43年前豐裕,預算比較寬鬆,自然好辦事,有時候,腦力和努力大可用金錢搭夠。
李博士曾任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精研植物學,是本港頂尖樹木專家。左丁山問他對印度橡樹有何看法,李博士云,英國人自印度引入橡樹,已有起碼七八十年歷史,印度橡樹的特徵是粗生,成長快速,侵略性強,樹根不斷橫向增生,如種在大草地,必然枝葉茂盛,大樹成蔭,但在香港的特殊環境,過往康文署種印度橡樹,往往距離馬路不遠,橡樹生長受到限制,很容易侵略行人道,撬裂牆腳,至樹形龐大,便容易因為下盤支撐力不夠,而有折斷危險,香港大學校長府邸,便曾有印度橡樹撬裂台階。李博士云康文署素來只識種樹,不懂管理樹木,有了樹木辦這隻無牙老虎之後,眾多樹木管理權分散,由康文署撥給房屋署,路政署等等,因嚴重缺乏樹木專家及管理有差別,故此香港樹木殺人危機是存在的。他又舉例,禮頓道保良局外,有一近40年大樹,樹根已穿插附近路上,因體形龐大,必須細心看護,宜適當削枝,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