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體壇深似海 - 馮睎乾

一入體壇深似海 - 馮睎乾

你不搞政治,政治也來搞你,體壇正是一例。不妨說,體育是政治的一面櫥窗。運動員的本質,是表演,只是表演涉及競賽,又與國家城市榮辱與共。一個明星紅了,可以只感謝自己的才華、父母的基因、粉絲的愛戴,甚至是上帝的祝福;但一個運動員沒有國家的扶持、政府的栽培、「總會」的認可,你就連個屁也不是。一入體壇深似海,不管運動員是否願意,或是否為意,其職業已內置一項功能:為國家爭光,作官方喉舌。有一種演員,叫運動員,但這種演員特別難做──又要做戲,又要力氣,有時更被要求有骨氣。
近日《蘋果日報》踢爆,香港泳手郭家輝的100米蛙泳成績全港第二(排第一的杜敬謙不參與蛙泳單項),但港協暨奧委會卻否決了郭的港隊代表資格,反而讓排第五的吳欣鍵代表出賽。可疑之處有二:一,奧委會沒解釋郭家輝為何不合格;二,吳欣鍵是香港業餘游泳總會委員吳旭光的兒子。父親有人脈,不代表吳欣鍵沒實力,但懂得數數目的小學生也看得出:第二叻過第五,第二的沒資格,怎麼第五的反而有資格?結果,吳欣鍵在100米蛙泳及50米蛙泳預賽相繼出局。
在一個利益關係盤根錯節的網絡中,運動員不免淪為扯線公仔。可憐了,向來正氣的體壇KOL,竟然也要像「反港獨」的商會一樣發聯署聲明,譴責傳媒作「失實報道」、「惡意中傷」,「更加嚴重影響香港游泳隊的聲譽」。這份充斥官八股的聲明,當然是門面話。我不會批評運動員沒骨氣,因為這是他們職責所在,但講門面話須注意一點:讓大家明白你是在講門面話,也要讓他們明白你知道自己在講門面話。
活在這個時代,「面斥不雅」已不合時宜,我們要學習另一成語「皮裏陽秋」,表示「不宣之於口的批評」。舉個例,汲取近日教訓,以後香港隊與中國隊出賽,若國家隊輸而港隊勝,大家千萬不要高興,應該一起發帖說:「沉痛哀悼中國隊輸了!」這就是皮裏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