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得理直氣壯 - 邁克

黑得理直氣壯 - 邁克

莎劇看起癮,始於十多二十年前Mark Rylance在南岸環球劇院擔任藝術總監那一陣,一台接一台的全男班復古演出令我大開眼界,尤其是他粉墨登場反串女角的《第十二夜》和《安東尼與克莉奧芭黛》,精彩到沒有文字可以形容,興奮之餘養成觀賞前刨劇本習慣,起步雖然遲,陸陸續續倒也讀了十幾本莎士比亞。今年回巢演《奧賽羅》,一聽到消息火速訂票,老戲骨果然不負厚望,藝高人膽大以差利卓別靈方式詮釋大奸大惡的伊雅高,謝幕照例波里活歌舞片一樣載歌載舞,為死人無數的結局添上光明尾巴。從前這個戲,經常由白人塗黑面扮摩爾人,現在如果照辦煮碗肯定遭譴責種族歧視,都找深膚色演員做殺妻記的主角。這一台簡直矯枉過正,連奧夫人的近身也安排黑人飾演,幸好事無大小都拿「左膠」嘲笑的意見領袖沒有收到風,否則笑到氣咳都似。從戲劇效果角度看,其實十分不明智,主角內置的種族孤立感完全被沖淡,簡直因小失大。最使我愕然的是那條惹禍的埃及繡花手巾也染成咖啡色──還是有歷史考證撐腰,所以黑得理直氣壯?
德高望重的威尼斯總督改成女角,更加不倫不類──請留意,不是女扮男裝,而是夾硬將麻甩佬換作女強人。想不到第二天看《李爾王》,同一條大愛同盟的casting公式又再重現,不但三公主獨自生得黑,肯特伯爵也由女演員扮演,恕我食古不化,你可以想像《帝女花》的長平是個紅髮綠眼的洋婦,周鍾伯伯變了大嬸嗎?唯一的好處,是Ian McKellen不費吹灰之力,就催生了時不我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