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爸爸手記】自動自覺剝蝦殼

【列席爸爸手記】自動自覺剝蝦殼

【列席爸爸手記】
近日城中熱話離不開剝蝦理論,事緣一間電視台節目的用餐環節中,當中一位嘉賓不吃蝦,細問之下才發現她不吃蝦的原因,其丈夫如夢初醒,立刻為妻子把蝦殼剝掉,身旁另外兩位男士亦照辦煮碗,展示出紳士的風度。我並不欲在此執着於教養方法、價值觀、公主病等問題,反而想探討一下對於剝蝦的自覺。

在社會上有很多東西是教不來的,例如社會無形的規範、辦公室的政治取態、人與人之間的適當距離、說話的禁忌等,這些大多只能在學校,或是家庭中簡單的點出要訣,如何實踐就需靠個人的自省與修為。於上例中,丈夫若能對枕邊人多一點覺醒,便能早一點知悉妻子的心意,自動自覺的送上窩心的愛意,不用出洋相後惹來種種批評。
不過,這個自動自覺的覺醒並不容易被啟發出來,就算我是全職教導三個兒子,也甚覺困難。簡單如拆開新的廁紙後,他們也不會把廁紙裝上廁紙架,用過便隨手放在旁邊,甚有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感覺。就算在他們的領土上,他們也會無意識的屏蔽。他們曾忽略落在他們睡房門口的烏龜排泄物,任由它在數天中不斷散發芬香,就算踏過正着也只是洗洗腳,繼續玩樂,而絲毫沒有清潔房間的打算。當然,他們也有自動自覺一刻,就是對於家課,他們總會自行完成,雖然當中亦有不少遺漏,但總算不用每天拿着藤條督促;而對於默書、考試就更感恩,因為他們已經自己找到方法溫習,不用太太請假陪太子讀書,也不用我孜孜不倦的指導教學重點。還有他們會於飯前協助盛飯、擺筷,飯後應召清理飯桌,其實我應要感到滿足。
就着兒子們不完美的地方,我的角色就只能不斷提點,踢他們一腳,讓他們動一動,盼望他們能在不久的將來開竅,自動自覺的去滿足不同的社會規範及人與人之間的需要,完成他們成長階梯上重要的一課,免得將來新抱來電投訴沒人為她剝蝦殼。
列席爸爸十分感恩,能與大家分享專職教養的甜酸苦辣,也可拋磚引玉的介紹各類親子活動,與各位家長同行一年多,現決定要回應兒子青春期臨近的需要轉變,進修教養青少年的教養技巧,與大家暫別,盼望大家能在子女的不同成長階段,也能回應他們不同的需要,與他們共行人生路。

親子小點子──獎勵的寶藏

小朋友有好表現,家長定必想好好獎勵,不管是玩具店任選玩具、酒店自助餐,或是日本五天自遊行也會毫不吝嗇。不過,豐富獎品只會帶來更高的物慾,往後更難滿足。月前曾介紹的計分、貼紙已是不錯,近期我還發現了一個獎勵的寶藏,是在一間售賣懷舊物品小店中發現,一副價值350元的彈彈球抽獎套裝!家長可按小朋友的表現,而給他們大、中或小的彈彈球,或者任由他們抽出號碼決定獎勵。當彈彈球的數目累積到一定的數目,就與他們用彈彈球創建其他小遊戲,如保齡彈球、彈彈球投籃、乒乓彈球等。家長同時可跟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兒時玩意,與他們分享如何儲錢扭彈彈球的經歷!

撰文:列氏
八年的全職爸爸生涯,有苦有甜,有血有淚,想過放棄,勉力堅持,為在兒子的生命路上,曾作主席,現今出席,將來只需列席,但從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