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時,幫襯以華人為主,其次為西方遊客或定居下來的白人;情況大概維持大半年,馬來人開始光顧,唐人少吓一個、少吓一個,最終變作馬拉吧;這狀況維持不會久,又大半年,吉靈人開始光顧(星馬一帶過去戲稱以南印為主的印度移民方言音調Cling Ling Cling Ling Cling中文定位吉靈人),未幾變身吉靈吧;然而消費不高,維持艱難……」
咁點呢?老闆續說:執咗佢,重新裝修,改名,當作全新場所,迴旋木馬遊戲延續,看何時又需重建新Bar!酒吧叫「69」,顧名思義帶點引誘。
帶我來的朋友與年輕可親小熊老闆熟絡,坐下來與我們摸杯底。擁有兩所精品酒店,一所蠔吧,一間La La吧,一間仔仔吧……還有一間記不起來是什麼吧!不愧長袖善舞生意人,親和力強,話說得動聽:雖說檳城為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人口不多,顧客並不繁密,猶幸經濟環境相對不錯,擁Old Money的家族多,文化歷史富饒,吸引一定數量西方人來旅遊,甚至住下來,週末生意頗旺。
位於檳城文化遺產老佐治城區西方人比較喜歡聚集的Love Lane橫街內,擁有檳城第一精品酒店Seven Terraces優雅不凡Stewart Lane。
老闆並非檳城本地人,來自吉隆坡,沒沾上近年幾乎所有馬來西亞年輕人都湧向首都的風氣,國外留學回來愛上檳榔嶼,認為比首都更優雅、更舒適,氣氛充滿時空交錯歷史感,讓人一刻戀上……
一刻戀上檳城何止他一人?1989年六月初,首次到來,配合當年心情,深深愛上了,此後不離不棄幾乎每年南飛。
「燕京旅社」當年提供床位,不備空調,只有吊在屋頂的風扇緩緩泛起涼風,如今變身中上價精品酒店。
蓮花巷「藍屋」那時吸引我,除了中文街名「蓮花」皆因嘉芙蓮丹露主演電影Indochine在這裏拍攝女主角丹露在印支半島的大屋外景;現在變身民間博物館也附加房間不多精品酒店。
藍屋對面過去擁有噴水池的前園大宅改為「國泰旅館」,大堂中間掛上琉璃鏡裝飾,上書「雁去鴻來請留言」的古老聯絡方式,現已變身貴價Edison精品酒店。
檳榔嶼新發展區外貌未至一日千里,也變化神速,猶幸老區佐治城處處蛋黃花落、夜香花優化夜色,阿美尼亞公園間或演出木偶戲,一旁老屋群下午時分常常流出粵劇娓娓音,的確時光倒流好戲碼。只怕遊客不斷湧入,原居民遷出,失去至寶貴的時間Organic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