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字謎 - 杜杜

小說中的字謎 - 杜杜

「紅樓夢」第一回裏面有一段描述是書題名的演變過程,先是空空道人看了石頭所記之後「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予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是題曰『金陵十二釵』。」於是有人就在吳玉峰及孔梅溪這兩個人名上頭做考證,有說吳玉峰即是畸笏,有說孔梅溪即是曹雪芹的弟弟棠村。但是我比較喜歡胡菊人在「紅樓水滸與小說藝術」中的說法:「孔梅溪或應該為恐沒稽或恐無稽,吳玉峰則為吾欲封。」換言之,曹雪芹不過是虛擬兩個名字出來去自占地步,和回中前文的大荒山無稽崖屬於同一脈絡。作者寫的這段文字其實依然是小說的一部份;這一點甲戌眉批早已說清楚了:「若云雪芹披閱增刪,然後開卷至此一篇楔子又係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狹滑之甚,後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弊(蔽)了去,方是巨眼。」即是說所謂吳玉峰孔梅溪,都是杜撰出來的,是作者故意放煙幕玩遊戲,切莫當真去浪費時間作徒然的考證。
忽然想起了這些,是因為最近得空重溫少年時候看過的英國小說「大衛考勃菲爾」(David Copperfield)。狄更斯在這小說裏面也用人名來玩字謎。最明顯的是書中主角名字的縮寫D.C.正是狄更斯自己名字Charles Dickens縮寫的反照。更為耐人尋味的是書中第二章的一段插曲。話說小大衛考勃菲爾這遺腹子當時大約八歲,居孀的母親遇上壞蛋牟士冬。牟士冬向她展開攻勢,為了討好她,帶了小大衛騎馬出外看朋友。朋友看見他帶來個男孩,便問牟士冬:「迷人精考勃菲爾太太的兒子?那個標致的小寡婦嗎?」牟士冬警告朋友說話小心點,有人很機靈呢。牟士冬指的當然是小大衛,但朋友問是誰,牟士冬故放煙幕順口胡謅了一個名字:「不過是雪菲爾那兒的布魯克司罷了。」("Only Brooks of Sheffield.")
雖然說是順口胡謅,這名字也有點內裏文章。雪菲爾這英國城市以出產鋼質用品著名。小大衛後來回家還問母親是否認識這個雪菲爾的布魯克司先生,她便說那人可能是個製造刀叉的工廠老闆。蔡思果在他的譯本中有註釋:是英國刀劍製造商,此處指大衛伶俐如刀。說Sheffield是刀劍製造商,似稍有差誤。但是說牟士冬借用這個名字暗指小大衛伶俐,也可以算是一種演釋。當然牟士冬可以順着聯想的方向從Copperfield演化出Sheffield。有趣的是在這小說出版之後,雪菲爾當地一家名叫William Brooke's & Sons的工廠寄了一套鋼製餐具給狄更斯,向他致意,叫他大感意外,並在給廠家的致謝信中申明:「此事純屬巧合。我根本不知道冒犯了一家真的工廠。至於我為什麼用上了雪菲爾的布魯克斯,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只是隨意揮筆而就。」
這樣的巧合,倒又應了「紅樓夢」裏面太虛幻境的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