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打開報紙,看到一段中國新聞:一個男子走在積水的街上,突然倒下。救援人員到場,發現附近漏電,擔心攬炒,一直不敢涉水救人。直至兩小時後電力公司進行斷電處理後才上前施救。當然,那人已經死亡。
媒體的重點是人命太賤,救護員見死不救。其實救護員的命也是人命,救人的首要原則是確保自身安全。既然漏電,救護員一腳踏入水中,不但救不了人,只是枉送性命。整件事的重點其實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糊裡糊塗地活着,糊裡糊塗地死去。事後勘測,發現是附近一條燈柱亮化工程,施工期間挖斷地下電纜導致漏電。中國網民的留言很無奈:「這絕對不是第一起,也不會是最後一起!」「人呢真是可憐!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就沒了!」「反正也沒人需要為這個人的死負責任」……
看新聞以為糊裡糊塗橫死街頭的事只發生在中國?錯了。兩天前就有一個印傭途經秀茂坪順利邨巴士站時,被倒冧的樹木擊斃。跟中國人一樣,糊裡糊塗死去。她不是第一個在香港被樹木擊斃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至死,她也不知道她死於港府的官僚及不作為。
事後有樹木專家指出當局種錯樹,印度橡樹體積巨大但樹幹極易腐爛,不應該種植在路邊花槽。現行機制「價低者得」,種植前後有沒有足夠資金獲取專業意見呢?不得而知。香港人走在街頭,跟中國人一樣,會糊裡糊塗死去,證明全方面接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