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榴槤最後的尾巴 - 鄧達智

抓緊榴槤最後的尾巴 - 鄧達智

沒計算是否過份。
也沒計算乜高物高血壓血糖膽固醇三高。
沉溺榴槤香氣質感,多年來不畏路途遙遠,尋異香不斷飛南洋。
泰國榴槤不會差太遠吧?
當然不差,不同是品種、是處理方式。
當地朋友曾經在清邁花果巿場挑了大大一個色、香、味上乘果王,在檔口開來即吃,香甜得不得了,對不少人說來最受用。
自己偏愛甘苦,一般泰國榴槤靠近熟透前,先摘下來,然後「熰熟」;雖然出品數量穩定,榴槤開來始發覺有熟、有不夠熟甚至譏為「生番薯」的極不熟。
除馬來榴槤,別處種來極少先苦後甜境界。
也有說法;蘇門答臘與馬來半島並排,好些在馬來西亞吃到的榴槤來自價錢相對便宜的印尼。
未必無因,將平面地圖一鋪,不單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相近緯度斯里蘭卡亦吃到樹上熟榴槤,講究欠奉,吃來質感味道都不賴。
馬來榴槤今年大造,四月已發出捷報,六月初出發倫敦前,竟然吃了一場「榴槤BB」跡近放題好幾個品種大吃特吃。
七月底歐洲回來,再吃包括極品老樹貓山、山頂XO、金包、黑刺、金鳳等品種。
八月十六日,澳門Galaxy每年舉行「馬來西亞美食節」,除老遠從馬來西亞不同州分城市飛來坐鎮專門廚師,製作檳城叻沙、福建蝦麵、炒粿條、印度Roti、撈雜、沙嗲等等,不少人的心頭好還是圍繞專人將一級「攻擊性」武器榴槤開啟後,裝置一碟多種讓人客拿回各自桌上食用,至八月底,兩星期招呼五千吃貨,聽說成績非常不俗。
已成Galaxy其中一項著名品牌「馬來西亞美食節」,參與過兩次,印象極佳,八月底回來再過澳門抓緊它的尾巴……那麼中間的時間呢?
飛馬來西亞,先上Pahang州群山環抱文冬鎮參觀榴槤BB果園大本營吃當地特產品種。再殺上檳城浮羅山背,吃另一頓結結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