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養貓的貓癡是怎麼回事?懂得自量,不會隨便擔起責任,才是最有責任感的人,值得敬重。(嗯,真心沒有含沙射影的意思啊。)
眼看着她看見毛孩時的眼神,恍如看見前世情人,即是親生孩子,疼愛中帶可惜,可惜什麼?承受不起的愛,幾番思量掙扎,寧可放棄,糾結難熬啊。
只能把握所有機會,抱抱別人的貓,偷取自己的快感,平日收集貓明信片、貓圖片集、貓偶,所有不同品種的貓,都能隨口道來,大有資格上網上電視扮演貓專家,只要不要問她如何讓貓抓你想抓的物件就可以,因為她的貓藏書中,獨缺養貓須知、養貓大全。
又愛又怕,怕面對心愛的動物老病死,只享受生的部分,可是活生生的毛孩,也怕貓毛貓爪,怕毛黏得拂了一身還滿,怕任何有質感的傢俱抓得傷痕累累。貓不用像狗一般要散步要訓練良好大小便習慣,一瓢水一碗糧一盤貓砂就可以了,這樣也嫌麻煩,是不是愛得有點自私?
愛不可能只有好處而沒有代價,會惹煩惱會樂於有這些煩惱,最接近現實。也不用說連缺點都喜歡上那麼肉麻,優點缺點全盤接受,不圓滿才是完整的愛啊。
訪問這位不敢養貓的貓癡,我說:「你只是貓迷而已,就像歌迷喜歡偶像,除了貢獻感情與金錢,偶爾激動到留「目屎」,也不用照顧偶像起居飲食便溺,離癡甚遠。你不過是外貌協會理事,只理貓之美態。」貓癡說:「不,我也愛貓的個性,孤傲中有癡纏,你刻意接近牠,牠只是暗騷,有格調。你一時心煩,冷落了牠,牠也做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靜靜躺一角自得其樂。」
果然懂貓性,貓癡唉的一聲說:「你知道我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網上觀看貓的一切嗎?我養大了幾個小朋友,要愛得對,要懂得愛,深深知道太艱難了。貓啊貓,就遠觀而不褻玩好了。你歌詞也說過,愛若難以放進手裏,何不將這雙手放進心裏嗎?我就是怕滿手貓毛,當了鏟砂官之後,才來嫌棄,愛就幻滅了。」
的確有種人,寧願從電影小說歌詞別人的故事,去汲取愛的滋潤,難受的部分,只像張愛玲所說的二手感覺,死去活來也不沾身,眼淚只為別人而流,只有發洩而沒有負擔,保持一段安全舒適的距離,寧願做一個孤獨的旁觀者。
因為懂得而放手,這下我服了,並且封了她佛系貓癡的身份。相比有貓癡愛到不願毛孩孤獨留家裏,寧願犧牲旅遊這種人生大事,真是各有境界,並沒有誰比誰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