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口老化,國家十分擔憂,「一孩政策」正式結束,獎勵生二三胎。官方嚴正指出,「人多好辦事」那一代已經進入退休年齡。龐大醫療養老問題,多個城市保險制度已無法支撐。
人口老化,加上「人多好辦事」那一代老化,即紅衛兵那一代老了,其實就是「壞人變老了」的現象,人口老而且質壞,難怪李克強總理頭痛。
若不是二○一八年,而是一九五八年,那時的老人,若平均七十歲,即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左右出生。他們成長的年代,中國道德和知識高尚的才人很多:陳三立、嚴復、王韜、辜鴻銘,還有科舉、書院、祠堂、書經詩詞,戲曲哲藝,不論城鄉,四周有濃厚的禮義廉恥的文化氛圍。一九五八年、一九六八年、一九七八年,中國的老人,清末民國承傳下來,質地很好。
所謂「人多好辦事」那一代,即紅旗下孕生的一代,開始被餵養蘇聯列寧和中國秦始皇的奶水。幾十年新舊交替,「文革」抽鞭子、批鬥,大陸非常徹底地完成了一個人口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
因此近年終於有人發現:不是中國的老人變壞了,包括街頭的光膀大叔、紅歌大媽、喧嘩罵霸、越老越兇,而是一整代的壞中國人,變老了。
所以年輕一代的智者,在屢次見識中國的劣質老人跌倒你扶起他反遭誣告賠償之後,都在網上忠告:看見老人在街上倒栽葱,不要攙扶;在火車地鐵,看見老人站着,不要讓位。對老人施以仁惠之心,十之八九惹麻煩,勿對任何一個中國老人施以援手,嚴格明哲保身,一定沒有錯。
在這種大勢之下,大陸人口一老化,就是雙重災難,與日本、瑞典、挪威的人口老化,性質完全不同。
為何這一代都變得這樣涼薄,可就說來話長。但這一代成長起來,由於在改革時期受過一點比較正規的教育,無論如何一定比他爺爺和爸媽那代正常一點。
多生兒女,不可再重量不重質。最簡單還是用錢另立明確標準:年輕父母留學過美國哈佛的,生二胎獎金一萬;清華北大八千,美國非長春藤之野雞或澳洲英文學校三年混得文憑者二千,諸如此類。雙管齊下,效法李光耀,建立中國的優生學。確保優生,那個中國夢,才是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