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次的問責制度 - 古德明

分層次的問責制度 - 古德明

香港鐵路工程偷工減料事,陸續傳出,駭人聽聞。鄭月娥政府終於向鐵路公司問責,於是三名總經理馬上解雇,高一級的工程總監黃唯銘「主動辭職」,再高一級的行政總裁梁國權則「一年半載之後提早退休」,再高一級的公司主席馬時亨則「兩度求去,兩度慰留」。這樣嚴於下,寬於上,據鄭月娥說,絕對合情合理,因為「問責有層次之分」,即三國末年魏國權臣司馬昭所謂「更思其次」。
話說當年魏主曹髦恨司馬昭跋扈,率宮中衞士往討。司馬昭心腹賈充陳兵相迎,見手下諸將未敢向天子動手,喝道:「(司馬)公畜養汝輩,正為今日耳。」有成濟者,應聲拍馬上前,一槍刺殺曹髦。事後,司馬昭惺惺作態,說要追究弒君罪責,僕射陳泰說:「惟腰斬賈充,微以謝天下。」司馬昭着他歸責較低級者:「卿更思其次。」陳泰說:「但見其上,不見其次。」司馬昭不理,把成濟處斬了事(《晉書》卷二)。後人有詩笑這種分層次問責:「司馬當年命賈充,弒君南闕赭袍紅。卻將成濟誅三族,只道軍民盡耳聾。」今天,鄭月娥只當港人盡眼盲。
說起來,分層次問責,在新中國尤其盛行。請看二零零八年毒奶粉案:製造三聚氰胺毒奶的農人張玉軍、高俊傑、耿金平等判處死刑,食品安全協調司長孫咸澤卻不但不用引咎辭職,後來還獲擢升,升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月前才告老退休。其後就爆發今天的毒疫苗案 。
去年八月十五日,臺灣大停電,影響廣及六百八十八萬戶。經濟部長李世光即日引退,不敢戀棧。新香港運輸局長陳帆可不同了。鐵路工程作弊案被《蘋果日報》揭發之後,他竟然說:「作弊事新聞界不報道,政府也未必不會知道。官員的表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香港所謂問責局長的薪水,是臺灣部長級官員的七倍,難怪他們誓要盡職,盡不盡責是另一回事。鄭月娥說:「問責有層次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