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再多的不滿怨懟,她始終冠着蘋果教主喬布斯之女的頭銜而沒有其他封號,即將出版的回憶錄,若不是某某人之女恐怕也無法問世,四十歲的女人了,照片上看來甜美靚女一名;她倒也坦白,數落父親之餘也透露了自己渴望因此撈到些好處的貪婪之心。
曾不被確認的私生女當然與教主其他三名子女的待遇有別,最近要出版父與女關係的回憶錄,恐怕也會因為是單方面之言而不可能受到太大的重視,一般正常的父女關係中,女兒是父親眼中的蘋果,而她是私生女,她恐怕不曾充分享受父愛,心生不忿可以想見。
曾有人說過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朋友中也有不少二十四孝的父親,但不是對兒子,只有對女兒才如此,人世間各種倫理關係,父母、 子女、 兄弟姐妹、 隔代的、 三代的,親疏關係也非必然,之前中國在一孩政策下,忙碌的父母讓自己的父母代為撫養兒女,之後,孩子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感情尤勝於和自己的父母,這已成為常態。
陪伴兒女的成長當然是漫長而艱辛的人生歷程,有人不了解何以一對恩愛正常的夫婦選擇永遠過倆人世界而不要子女,也許是因為太憂心太恐懼或太愛了,怕自己無法承擔如此鉅大的責任,世上不少令人齒冷的社會問題,是因為子女對老人的忽略與辜負,或是父母對子女的養而不教,或只有索取而無回饋令為人父母心寒。
名人的子女、普通人的子女,不同的期望造成兩代之間的矛盾與怨恨,往往毀壞了親情。一位養大了十二名子女和孫兒的母親,最後的遺言竟是說來生不希望和兒女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