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
每個年代都有專屬的失戀飲歌,灰着歌頌愛情的刻骨銘心。00後有《一走了之》、90後有《獻世》、80後有《明年今日》、70後有《後來》、60後有《眼淚為你流》,更早便有這一首《雲雨巫山枉斷腸》,嘆句:「多情自古空餘恨……」,曲詞包辦的更是粵劇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失戀王唱作人李向榮。
寫李向榮之前,我務必要分享一段「街招奇遇」。
非常方法宣傳 墨寶街招貼燈柱
某日在灣仔鬧市某支電燈柱上,我看到一張恍如九龍皇帝墨寶的小小街招,大大隻字寫着「南音」,唐健垣演出並有一系列曲目。唐健垣博士跟已故傳奇南音大師杜煥學南音、跟「四大天王」之一的徐柳仙學粵曲、跟孫毓芹學斲琴、跟饒宗頤學甲骨文和古琴,他老人家演出的宣傳怎會是一張單薄、寒酸的素紙呢?
我自問濫到無朋友,由Bob Dylan到周杰倫、heavy metal到南音我都愛聽,看完街招我真的乖乖的科水買飛,入場見到唐健垣我跟他說起這張街招,讚嘆他的粉絲有心。「我自己寫、自己印,仲親手去街貼㗎!」唐老續說,都怪文化中心等潔癖,由舊年起便把五十塊廣告板全部拆掉,不讓演出團體貼出宣傳大海報。
「官方不容貼這些花花綠綠的海報,他們說香港要效法美國、維也納等表演場地保持高貴和環保,鼓勵大家看電子廣告牌或上網瀏覽。如果上網睇到就不是阿婆啦,結果整死晒我哋呢類小眾團體。」唐老說,以前他的演出經常爆滿,現在平均只有六成入座率,谷鬼氣便用非常方法做宣傳,至少吸引了我這個觀眾。
「我今年七十有五,釘蓋在即,從來我都無仆親過,這兩年間我仆了六次,又有糖尿病,是唱得一次得一次。」老人咬牙切齒說。演唱會上,唐老依然靚聲,更不愧為杜煥香港唯一入室弟子,表演一心三用、自彈自拍板自唱多首南音。
唐老更特別介紹了李向榮的失戀王戰績,和他唱紅的一代失戀歌,更首次不看譜,一口氣以南音唱出李向榮所寫的《離鸞秋怨》,相傳當年李氏生活潦倒,其妻下堂而去,失戀男在惆悵自撰此曲遣懷。「今晚月明中秋近,又更添新淚痕,恨事恨到何時盎,恨恨恨呀妹你,畢竟你負了人,就離散鳳鸞群……」李向榮的苦情跟其他失戀歌王有點不同。杜煥出名「煙屎喉」,李向榮也自創出「豉味腔」,豉味腔出名情重音低,醞釀出濃濃的悲情,簡直就是廣東版的失戀怨曲,大開耳界。
李向榮原名李英俊,因為崇拜偶像白駒榮,後來才改名李向榮。李向榮英不英俊各草入各眼,但他的愛情經驗似乎都不順,幾首唱出名堂的歌都寫自己的失戀故事,當時因為題材太外露而不被容納,但他以一身三職:自己撰曲詞、演繹甚至設計唱腔而自成一派,除以上兩首飲歌,《長恨歌》、《天堂洲》等得到不少同是天涯淪落人所奉為追懷舊愛的失戀歌王。
1960年,李向榮某次在石塘嘴獻唱,著名畫家鄧芬送了一大花牌,上書「豉味歌王」四字,從此這四字便伴隨他成為粵曲史上一個傳奇名詞。
撰文、攝影: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