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法律絲打變首位華人女高球裁判

八方人物:法律絲打變首位華人女高球裁判

法律界的高爾夫球者發燒友數之不盡,卻有一位最常被業界掛於口邊。陳怡蓁(Candi)律師樓內放着一個擺設,一句"The Lawyer is Golfing",她不單是首位華人女高爾夫球裁判,更鼓勵不少師奶波友步後塵,2015年甚至創辦香港女子公開賽,翌年勝出賽事的美少女高球手陳芷澄取得奧運會入場券。
「嗰次一級燒傷,醫生都問我:你做乜(職業)㗎?」安坐上環律師樓的冷氣辦公室,Candi細數高球裁判的難忘事。搵食來說,她是律師,專為家庭排難解紛;卸下行政服,即變高球裁判,協助賽事順利推進。「讀法律係邏輯訓練,上到庭要同個官解釋,其實同做裁判差唔多,要話畀大家聽點解咁判。」
執業超過27年,現為梁陳彭律師行的顧問。1994年Candi以小白波減壓,其後參賽挑戰自己,「參加比賽就有好多人同你講:『你咁樣唔啱,咁樣唔啱』」,與其聽人指點,不如自我修練,「起碼知道自己有冇錯、或者個波打歪咗,都識得處理」。
2000年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球例學校上堂,2002年再於蘇格蘭聖安德魯斯裁判學校進修。考獲資格成為首位華人女子高球裁判,最初於女裁判還是罕見時都有被球手懷疑的時候,「初初擔任男子賽事嘅裁判,係會有啲奇異,因為唔知你喺度做乜。唔係歧視,而係因為未見過。佢驚你錯,咪擔心囉,有時畀球手drop,佢都唔敢做」,後來接觸多兼信任度增加,「就唔會再話你」。

左起:Betty、Candi與Nancy以App了解坡度。易仰民攝

與「師奶」玩移形換影

原來賽事開始前,裁判通常就要出動,視察場地如坡度等,必要時瞓地碌波測試,小如剪草等事亦不可忽視,「剪多幾多mm,都會影響速度」。比賽期間在負責範圍駐守,遇有爭拗要做裁決,即駕着寫有「Rules」字樣的高球車出動,例如決定拋球(drop)位置,又要決定罰則,以令賽事繼續進行。現場好像不常見裁判影蹤?「我哋會匿喺樹底下……我次次都搽好多層防曬護膚(品)㗎」,「有次去英國做裁判,真係好慘,曬到塊面爛晒,返嚟香港做按摩,個按摩師話要送塊面膜畀我㖭呀……」
當值過後,高球場內的餐廳是Candi的流連地,這天她便與自稱「師奶」的波友兼師妹談論判罰球的技巧,聽大師姐說「表達方法係同情定係好惡咁講,感覺已經差好遠」,Betty與Nancy不停點頭。三女若同場當值,更不時鬧笑話,Candi笑說:「啲鬼佬唔認得我哋邊個打邊個,亂咁叫我哋個名,我哋都照應嘅,成日玩移形換影,哈哈。」
■記者許偉賢

Candi律師樓內放着"The Lawyer is Golfing"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