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某個晚上,一班老友約埋去豉油街二號希爾頓花園酒店鷹巢中餐廳食主廚名菜如叉燒、乳豬、鹿兒島和牛粒及18頭南非吉品鮑、燕窩蛋白杏仁茶等等。食得開心,傾得開心,不妨食多幾次,但邊個埋單呀,騎騎,開公數囉,食隻馬嘅「獎金」囉,個個唔駛出錢,人人笑晒口。但食甜品之時,傾馬已經傾到八八九九,冇乜好傾,左丁山唔識性,居然撩起沙中線工程有無隱瞞真相嘅時事新聞,一講起,就變成兩派意見,氣氛冇咁好囉。
地產董事W與地產發展商L對建造工程有相當認識,佢兩個認為所有大型工程都唔會百分百圓滿照足圖則做,因地下地上情況不時有變動,非建築師工程師事前在冷氣辦公室可以全部諗到嘅,地盤工程師及監工可以因時因地制宜,改變圖則少少嚟遷就實地場景(例如有古老遺跡或巨型石頭在地底),地產W說:「傳媒大驚小怪,我地見過好多同類問題嘅嘞,咪照樣起樓,都起好晒咯,邊有事啫,邊會冧嘅啫,大眾要尊重吓專業工程師嘅酌情決定,唔好亂咁鬧餐死。」地產L亦係咁講,但其他人就唔係咁諗喎,指港鐵監工不力,好似被承建商蒙在鼓裏,主席、CEO,以至運房局局長陳帆都似係儍仔咁,點向納稅人及社會交代呀,要有啲透明度至得㗎!一時之間,講得㷫合合,好彩碗燕窩杏仁茶夠晒甜蜜潤肺,大家火氣漸消。
次日就碰到工程Y,問佢同一條問題,佢又大發牢騷,指議員及傳媒唔識工程及工程管理,意見多籮籮,令建造公司士氣低迷,會展站挖掘遇到沉降就話要無限期停工,點樣出糧畀工人或留住班工人?延遲工程有重大成本,邊個負責?港鐵吖?政府吖?還是由承建商硬啃,蝕到死為止?左丁山話:「喂,沉降幾得人驚噃,會唔會倒塌㗎?」工程Y講:「駛乜驚呀,沙田第一城在1981/82年入伙後第一期不斷沉降,你去第一城睇吓近城門河嘅大單位嗰幾座,門口外有兩至三級樓梯,就係沉降嘅後果,當年地面向下沉,於是大量灌漿,為每一座興建兩三級樓梯,眨吓眼三十幾年,沙田第一城邊度有事啫!有沉降就有補救辦法,駛乜驚到咁喎!」工程師果然與非工程師有不同意見,可惜當今社會,因社交媒體大盛,人人有意見發表,工程界特別係CEO/主席級數,要有另外一套skill-set,就是除工程知識外,還要懂得公關危機管理,及時發放適當資訊,以釋眾慮。港鐵今年好似中邪,公關工夫一團糟,可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