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人情】測量師搞美食社企為自閉童鋪路 「抵你生個咁嘅仔」標籤傷透心

【味.人情】測量師搞美食社企為自閉童鋪路 「抵你生個咁嘅仔」標籤傷透心

【味 .人情】
「沒有母親想自己的孩子有自閉症,但正因我的兒子患上自閉症,反讓我明白學障青年面對的歧視和就業困難,所以創辦社企。」本任職建築測量師的劉詠珊(Jo),因憂慮兒子日後難以就業,九個月前與另一位自閉學童的媽媽,成立社企「安其兒」,透過食物工場「星星堂」製作各類手工食品,為自閉症青年提供就業機會。今屆美食博覽,他們更以行動打破標籤限制,走入會展,成為參展商之一,出售多款手工美食。

阿發是Jo的兒子,3歲半時證實患上自閉症,言語發展遲緩,加上旁人無法理解的「古怪」行為,曾令他倆遭受無盡白眼。她苦笑說:「因為兒子不滿時會在街上大叫,冷眼就少不免,好尷尬也沒辦法。當他的媽媽,早已變成最厚臉皮的人。」面對不屑的眼神,她無奈稱已屬等閒,唯獨人身攻擊,令她難以釋懷。「試過有一次兒子在地鐵撞到一位姐姐,即使我們已道歉,她還是不接受。最後她說了一句『抵你生個咁嘅仔』。」為人母親最痛算這種,亦是對自閉症孩子家庭最大的傷害,所以Jo憶及舊事仍難掩怒氣。

16歲的阿發仍在求學,放假時會到媽媽創辦的社企幫忙。Jo希望透過恒常訓練,改善自閉症患者與人溝通的技巧,希望大眾不要標籤他們。

廚房新手 不服輸不放棄

她慨嘆社會對自閉症的認知不足,憂慮孩子成為孤立無助的弱勢社群,日後難以投入社會。於是連同幾位自閉症青年的媽媽,一起用食物為孩子謀出路。Jo笑說「星星堂」的前身是家庭式山寨廠,幾位媽媽閒時弄一些曲奇和蛋糕出售,目標是為孩子們儲一筆錢開店。及後為了讓更多同類年輕人受惠,她們多走一步,申請社企基金成立「安其兒」,為適齡的自閉症患者提供就業和培訓機會。阿發仍在求學,放假時亦會幫忙,除了烹飪,也會打掃和送外賣。
由零起步,事事也要親力親為,Jo打趣說,拿鑊鏟下廚比以前當測量師看文件困難得多。媽媽級應該有一定入廚經驗吧,她坦白地說:「好少,少之又少。」恰巧最近工場的廚師和拍檔一同請假,Jo獨自打理工場事務,忙得喘不過氣來。但她豪氣地說:「我常常說幾億工程我也運籌帷幄,沒理由入廚房會應付不來,不過是數千至一萬元的定單而已。」迎難而上,不僅是因為女強人不服輸的性格,而是她放不下這群自閉症的孩子,希望與他們一同成長。

手工麵食曲奇 殺入美食博覽

她說:「他們能力上有限制,工作時有失誤,外面的很多僱主也不能諒解,慣常責難大罵,令他們失去自信。相反,我們會包容,對他們而言,多鼓勵和肯定他們的付出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為他們提供清晰的步驟,因自閉症患者大多重視規律和程序,清晰的步驟能讓他們工作時更安心。「他們也喜愛餐飲業,正因為製作食物有食譜可依,有步驟可跟,令他們有信心。」
不僅在工場烹調美食,「安其兒」與這班年輕人今年更走進會展,在美食博覽擺攤賣手工麵、羅漢果水和曲奇等手工製食物。Jo指不少人誤會自閉症患者只會躲在枱底,害怕人群而不說話。她反指其實他們也喜歡和人溝通,只是有些行為需要大眾的包容和諒解而已。她期望透過參展的籌備工作,讓自閉症患者能享受一夥人共同努力和付出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正常不正常,甚麼是正常,甚麼是不正常,誰來定義?希望大家包容和接受自閉症患者,相信他們也是有能力工作的一群。」

手工曲奇,每100克$40至$60。

作為媽媽和僱主,Jo認為必須理解他們的限制,助他們重建工作的信心,重新投入社會。

「星星堂」養生保健茶飲,$98至$128。

Jo年初毅然轉為兼職工作,與另一位自閉症患者的媽媽,一同成立「安其兒」社企,為自閉症青年提供就業機會。

手工麵,每個$7。

Jo樂見患自閉症員工大進步,由起初無法表達感受,到現在願意和人溝通,且掌握到烹調工作。

除了手工製食品,「星星堂」也有午餐盒和到會服務。

採訪:沈敏怡
攝影:劉永發、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