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為豆腐渣工程埋單?(立法會議員 郭家麒) - 郭家麒

誰為豆腐渣工程埋單?
(立法會議員 郭家麒) - 郭家麒

香港是「基建之都」,早於2007年時任特首曾蔭權提出十大基建,至今逾十年,「埋單計數」,全部都是「一鑊粥」。
沙中綫造價971億元(超支173億元);高鐵造價844億元(超支203億元);港珠澳大橋及相關工程香港承擔1,200億元(超支144億元);蓮塘口岸造價337億(超支逾200億元);機場第三條跑道造價1,415億元(超支逾570億元);南港島綫造價169億元(超支34億元);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工程造價360億元(超支79億元);以及尚未正式買單計數,已超支450億元的西九文化區……過去數年,各項基建接近花費公帑5,633億元。這個天文數字。對於香港政府來說,卻視之牛毛。
一項又一項的大白象基建輪流爆出醜聞:人工島飄移、港珠澳大橋石屎磚造假、高鐵站漏水、高鐵駛過令元朗「震裂樓」等等。更不可不提問題最多、最醜陋的沙中綫:亂改圖則、鋼筋剪短、令大廈沉降……這些大白象基建,全部都是淪為豆腐渣工程。錢,是從香港人的錢包中掏出來;承受劣質工程的,也是香港人。
面對連串施工醜聞,只是五名港鐵高層離職。他們固然要為監督不力、隱瞞事件而負責,但不代表事情結束。工程造假、偷工減料的真正幕後黑手呢?一直躲在背後從未交代事件的承建商禮頓呢?一直置身事外、下落不明。
明顯地,偷工減料造出豆腐渣,最大得益者就是承擔工程的大建築商。當中不乏中資背景的國企、民企。難道這些負責工程建造的利益集團,就可以置身事外嗎?
這些豆腐渣大白象工程尚鬧得熱哄哄,完工期未見外,另一些超大型基建亦如箭在弦,包括預計耗資達750億元的河套區科技園,以及建制派近日不斷炒起的東大嶼填海計劃,預計開支高達4,600億港元。一旦成事,連同交通及其他配套基建,將會是各大建築商的一塊「肥豬肉」,分分鐘以上萬億元的公帑買單。
這些一宗又一宗、一件又一件的豆腐渣工程,在大財閥眼中都只是一個個商機。當工程超支,向政府攤大手板索取更多的現金,另一方面偷工減料、工程敷衍草草了事,最大得益者又會是誰?剪短鋼筋、改圖則,難道只是工人懶惰為省功夫?肯定是有上層為了省成本從中得益而作的決定!對於禮頓潛水,港鐵主席馬時亨上月亦承認「對禮頓無符」。那麼,容許禮頓失蹤躲在背後的責任,又是誰的責任?廉政公署又是否應該要主動作出調查?運房局局長陳帆,態度一直置身事外,完全事不關己的模樣,實在是厚顏無恥,陳帆應立即承擔責任,問責下台。
香港政府對這些工程闊綽,卻對於香港的醫療、房屋、教育吝嗇。多數基建都是便利內地直通香港,實在難以說得上令香港人生活直接改善。對這些大白象,香港人無法說不。既然錢花了,海填了,鐵路建了,當香港人想至少可以使用一下這些「基建」時,卻原來全是豆腐渣。

郭家麒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