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在鼓裏就沒有錯嗎?(李柱銘) - 李柱銘

蒙在鼓裏就沒有錯嗎?(李柱銘) - 李柱銘

過去數月,港鐵沙中綫工程造假的醜聞就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最近又爆出土瓜灣站的工程導致周邊樓宇及煤氣管沉降超標,但港鐵卻指樓宇沉降資料屬私隱而拒公開,以及會展站地盤同樣有14個監測點沉降超標,導致水管出現角度變形,挖掘工程需煞停。
沙中綫工程造假所衍生的問題可謂沒完沒了,無論對特區社會以至國際形象,均造成極大破壞。對於社會越來越強烈的問責呼聲,向來包庇港鐵的特首及高官也不得不作出回應。
記得在5月時,紅磡站爆出月台鋼筋被剪短,運房局局長陳帆曾呼籲公眾要對「專業工程團隊多一點信心」,上周卻反斥港鐵工程管理團隊有「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立即解除相關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的職務」。隨後,港鐵便宣佈行政總裁梁國權將提早退休;工程總監黃唯銘請辭並即時生效;及三名負責沙中綫項目的總經理亦即時離職。

官員卸責形同鉛水翻版

可是,最應被問責的港鐵主席馬時亨,以及身為董事局官方代表的陳帆、財庫局局長劉怡翔、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韓志強及運輸署署長陳美寶,為何全都可置身事外呢?根據特首林鄭月娥的解釋,兩度挽留欲辭職的馬時亨,是由於問責有不同層次,如主席及行政總裁同時出缺,對港鐵衝擊實在太大,故挽留馬時亨處理部份善後。至於上述官員何以毋須被問責,是由於他們「已盡力查問,但被港鐵工程人員蒙在鼓裏,不能期望董事局可以自己調查,要整個董事局負全責或許是不公道。」
林鄭月娥無視民意地護短盲撐,已非首次。
15年多個公共屋邨的食水中被發現鉛含量超標,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一直強調沒有官員需要負責。及至16年,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獨立調查報告公開,報告狠批鉛水事件是所有持份者集體失職,包括水務署、房委會、總承建商、分判商及水喉匠,各方輪流將責任推卸給別人,令原有制度淪為紙上制度。不過,林鄭月娥仍硬撐是集體問題,堅持看不到有個別官員嚴重失職或故意有法不依,故沒有官員需為事件負上個人責任。
事實上,即使沙中綫工程造假問題爆出初期,高官們真的是不知情,但當問題接二連三被揭發,難道他們作為董事局成員,竟沒有任何責任跟進及全面檢視沙中綫工程?例如韓志強便是監察港鐵大型工程的董事局工程委員會之成員。因此,根本不可能沒有官員需負責。
如今公眾對負責沙中綫工程的港鐵和特區高層,均已信心全失,但他們大多數卻可如「錯」不關己般留任。在這般缺乏公信力的前提下,只會令外界質疑林鄭月娥針對事件作出的任何決定,均是別有用心。譬如說,她之所以挽留馬時亨戴罪立「功」,是否就是要他把關阻止真相曝光?而由他負責招聘下任港鐵行政總裁,又是否為了確保下任行政總裁會配合政府,不會揭發更多指控官員失職的真相?
再者,就連政府委任前政府高官組成資深工程管理顧問團,加入港鐵,也會被外界懷疑是卸責策略之一。政府一方面透過顧問團,以展示當局已承擔責任積極處理沙中綫工程的問題,另方面,作為「自己人」的顧問團,相信也會避重就輕,盡量大事化小。
看來繼鉛水事件後,又再一次沒有官員需要負責!

李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