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讀意大利音樂學者Giuseppina La Face的網誌,留意到一則趣聞,令我想起最近大鬧天星碼頭,甚至殺入時代廣場的大媽歌舞團。在什圖羅沃這個優美的多瑙河畔城鎮,發生了一宗「《茶花女》擾民事件」。話說有位女士,每天在家中連續播放十六小時威爾第歌劇《茶花女》,還把音量調到最高,令芳鄰苦不堪言。是什麼驅使她這樣做呢?不是對威爾第或《茶花女》的熱愛,而是因為一隻狗。原來她的鄰居養過一隻晝夜狂吠的狗,令她飽受滋擾,為了「自衛」,只好出動威爾第。誰知一發不可收拾,那隻狗死後,她依然日夜播放歌劇,繼續用《茶花女》折磨鄰居。
上帝造人,對每個器官的結構都賦予深意,譬如聽覺就比視覺更適合領受神諭,所以《聖經》說「以色列啊,你要聽」(Shema Yisrael),而不說「你要看」。但接近上帝的代價是:耳朵沒有眼睛那麼自由。我們看到一些殘害雙目的影像,只要閉上眼睛就能「眼不見為淨」,然而噪音來襲時,卻不能把耳朵摺起來,關閉聽覺,於是聲音也成了恐怖襲擊的武器。2001年意大利帕多瓦省有三百隻火雞,半夜被附近rave party的音樂嚇醒,驚惶失措,紛紛衝向籬笆,互相踐踏,死傷枕藉。哪怕最美妙的音樂,也蘊藏一種暴力,何況噪音。
近年的香港越來越吵耳,莫說聲名狼藉的街頭大媽,港鐵站內那些死唔斷氣的多聲道無聊廣播,不停轟炸耳朵,也令人非常煩躁。吵耳也算了,最討厭是偽善:港鐵的豆腐渣醜聞接二連三,危害公眾安全,站內喇叭偏日以繼夜響起什麼「小心上落」、「緊握扶手」,聽來更令人咬牙切齒。說回大媽的問題,我認為什圖羅沃那位女士的做法,以歌劇反擊狗吠,就像電影《功夫》以獅吼功大敗六指琴魔,很值得本地「驅媽人」參考。維港畢竟不是多瑙河,威爾第太離地,也不夠「本土」。適逢七月鬼門關大開,何不在大媽引吭高歌之際,在旁邊環迴播放「唵嘛呢叭咪吽」呢?善用六字大明咒,香港有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