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一則新國策,推冧基金重倉的教育股。內地司法部研究監管民辦教育機構,不能以併購方式提升盈利。消息令今年熱炒的教育股洗倉式下跌,股價單日暴瀉逾兩成,市值蒸發逾300億元。
記者:何志強 黃碧基
上周五,中國司法部發佈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其中,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是第十二條:新增「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加盟連鎖、協定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條例。
內地擬限併購 增長添壓
由於教育公司主要依賴外延併購來提升盈利能力,因此新例無疑將教育股未來增長的路徑掐斷。另外,浙江省教育廳上周發佈《關於清理規範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競賽活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的實施意見》,要求對中小學生學科競賽活動進行清理規範。
消息導致基金急沽,教育股全線下瀉超過兩成,十大跌幅港股中,教育股佔八隻。睿見教育(6068)股價瀉近四成最誇張,北水最鍾情的楓葉(1317)下跌31%,成交近8億元,單計八隻教育股,市值已蒸發322億元。
這邊廂基金狂沽,大媽卻無懼買貨。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港股通(上海)成交榜未見教育股蹤影;而散戶為主的港股通(深圳)則有5隻教育股上榜,其中宇華教育(6169)獲大媽瘋狂掃貨,全日錄淨流入6,228萬元,成交6.8億元,其中港股通(深圳)佔4億元;中教控股(839)錄淨流入1,862萬元,股價早市低見8.3元後跌幅有所收窄,全日跌20.8%。至於楓葉教育錄2.75億元買入,惟賣出金額更多,最終錄3,757萬元淨流出。
除在港上市的教育股洗倉,於美國上市的中概教育股,股價亦集體大跌。博實樂盤前大跌23%、紅黃藍跌1%、好未來跌2%,新東方跌2%。
沽壓料暫未完 長線看好
基金急沽教育股,獨立股評人黃志陽表示教育股因政策建議文出台,的確令市場有點不知所措,基金沽貨也嚴重。他指條文說明不可以靠合併方式增長,會令香港上市的教育股有較大的增長壓力,惟他仍看好教育股板塊。
黃志陽指出若教育股要靠自然增長,增長便會較緩慢,而業務策略部署也不會如以往般快。不過,他認為教育是內地很重要的一環,並指政策未落實,只是建議文,故已買或未買的投資者宜觀望,待內地教育機關解釋政策,加上沽壓應持續數天,要待基金調節後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