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貿易戰重鎚打擊中共,成功吸引不少反共港人成為其支持者,對其「儆惡懲奸」拍手稱快,認為他的政策最終可動搖中共的專政基礎,解救在中共治下日益衰敗的香港,甚至是成為紛亂的自由世界「救世主」。當然,在中共高壓管治香港的今天,為出手教訓習帝的特朗普吶喊助威也算人之常情。然而,看着惡霸被打臉的痛快歸痛快,若是認為美國仍是自由世界領袖,領導世界進步,則少不免要掌握一下其國內政治走向。
上周五,美國教育部部長德沃斯(Betsy DeVos)宣佈將會廢除一項針對私立牟利大學的規管措施。當初奧巴馬政府制訂有關措施,是因應有不少水平差劣的大學為吸引學生入讀,虛報畢業生就業情況,同時又向清貧學生批出學貸。但學校教育水平卻是「野雞級」,導致學生在支付高昂學費之後卻沒得到相應技能,畢業後找不到合適工作還空負一身巨債。而該項措施則是讓私立牟利大學公開其學生的學貸數據及畢業後的收入情況,讓教育部門審查,若是學貸與畢業後收入比例不合乎聯邦規定,政府將會取消給該院校的撥款,若然院校在收生過程中涉及不實宣傳或是欺詐,甚至要向學生作出賠償。
多項內政成富豪自助餐
德沃斯為「野雞大學」大開牟利中門,自然不是沒有原因。她過往長期在私營教育界打滾,與這些利益集團關係密切,而這些利益集團在選舉時亦大量向共和黨捐款加以籠絡,德沃斯只是投桃報李。事實上德沃斯在獲特朗普提名之時,已被外界質疑她的官位是赤裸裸地用給特朗普的競選捐款換回來。她在國會確認其委任的聽證會上的答問,水準媲美香港「行家」吳得掂。這樣一位利益代表主管美國教育政策,後續如何可想而知。
德沃斯並非「個別事件」,事實上美國政府各機要部門在特朗普治下充斥着無數個「德沃斯」。特朗普競選時以反華爾街財閥的「Drain the Swamp」為口號爭取支持,其委任的財長姆欽卻被譏為「Foreclosure King(銀主盤之王)」,事源他以往在銀行工作時曾以各種不光彩手段製造大量銀主盤謀利,同時令這些「銀主盤」的原業主,通常是家境普通的美國家庭,傾家蕩產兼失去居所。這樣的華爾街大鱷主理美國財政,特朗普號稱「史上最大減稅」竟只惠及富人,看來又是理所當然了。相比之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部長卡森豪花3萬美元公帑購買其辦公室家具,遠超5,000元上限,實在是小事一宗。
在外交炮火連天的彈幕掩護下,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正在向權貴資本主義大步邁進。特朗普打着為草根爭飯碗的排外旗號,吸引廣大基層擁護,其多項國內政策卻是給予富豪和資本家豐厚利益的自助餐。國內政策如是,對外政策自然也不免受既得利益左右,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即是一例,但這實非自由世界之福。假若我們希望由一個肆意攻擊異議人士和傳媒、高舉愛國排外旗號、剝削基層向權貴輸送利益的領袖領導世界,我們又何需望向美國呢?為中共遭打臉喝采是一回事,指望特朗普能成為令世界更美好的「救世主」,卻未免有點兒天真了。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