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吃生冷損脾胃 亂嘆冷氣中陰暑帶埋參菊去旅行 唔怕熱到病

狂吃生冷損脾胃 亂嘆冷氣中陰暑
帶埋參菊去旅行 唔怕熱到病

【本報訊】日本、韓國甚至遠至歐美都是暑假旅遊熱點,但近期遭受熱浪侵襲,未能適應的旅客隨時熱到病。中醫師指出,近期接獲不少市民外遊後,因玩到燥熱上火、脾胃虛弱甚至「中陰暑」而求診,出現口乾舌燥、喉嚨痛、四肢困倦、屙嘔等症狀。旅遊點如持續高溫,旅客應避免正午在戶外暴曬,亦切忌曬完後狂吃生冷食物,涼冷氣前更要徹底抹汗,外遊也可預先準備簡便的參菊甘草茶飲用,有助清熱解暑。
記者:梁麗兒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在中醫角度,長時間身處酷熱環境會引起陰陽失衡,令身體陽火上升、水液不足,帶來身熱多汗、口渴煩躁、小便短赤等不適。此時如過量吃熱氣食物,如燒烤、炸雞,更會火上加油,加重熱氣,造成「陽亢陰虛」情況,即火盛的表現。

先飲室溫水才吃雪糕

彭指,臨床上暑假期間有不少人外遊後生病求醫個案,因為在旅遊地覺得太熱、太辛苦,吃很多生冷食物如雪糕、凍飲、魚生刺身,希望消暑降溫,最後令脾胃變虛弱,引致容易屙嘔、肚痛不適,亦有不少人是吃下不潔食物出事。此外,如行程編排得太密集、由早玩到晚,引致睡眠不足,都會容易暑邪外感。另有病人在戶外曬完後滿身大汗,再走入商場「嘆冷氣」,導致「中陰暑」(俗稱「冷氣病」),出現頭身沉重、四肢困倦、食慾不振等問題。
如往酷熱地區旅行,彭建議應避免在正午及陽光猛烈時分長時間在戶外暴曬,宜間中在陰涼地方休息唞一唞。進入開大冷氣的商場前要先徹底抹汗,提防外感,亦要控制生冷食物的進食量,忌曬完後狂飲凍飲或食雪糕,宜先飲室溫水,讓身體降溫慢慢適應。
若想解暑,可進食生津的水果,彭建議如梨、柿、蜜桃或瓜類等,最好不要雪太凍來吃,或從雪櫃取出後待一會兒才吃,以保護脾胃。「唔夠瞓、夜瞓」都會影響身體的抵抗力,容易受外邪侵襲,建議去旅行都要足夠休息,否則在行程中生病,最後得不償失。另外,要留意飲食衞生,避免在炎熱環境下吃容易變壞的食物。一旦旅程中生病,要保持飲食清淡及足夠休息,以便加快復原,繼續行程。
彭推介外遊市民可自備參菊甘草茶,可在外地焗茶飲用,十分方便,材料包括花旗參、杭菊花及甘草,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功效,適合有口乾舌燥、眼乾口苦、喉嚨痛或便秘等燥熱現象人士服用,可飲到症狀紓緩。如出現腹瀉或腸胃不適,可在返港後或在旅程中如住宿環境適合,可用葛根、黃連、黃芩及炙甘草煲葛根芩連湯飲用,有助祛熱緩瀉、和胃止嘔,其中黃連可幫助止瀉。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