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鐵早前終公佈64個鐵路線沉降監測點,其中輕鐵屯門泳池站沉降達17毫米,距離停工指標只差3毫米。屯門區議會昨開會討論事件(圖),民建聯葉文斌批評港鐵僅擠牙膏式交代事件,形容港鐵誠信及市民對港鐵的信心均「沉降」。民主黨黃麗嫦反指建制派區議員雖在會上批評港鐵,其立法會黨友卻未有支持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徹查港鐵。
港鐵總經理(基建維修)黃永健回應指,港鐵也是受影響一方,而屯門泳池站附近地盤已於6月完成大部分地基工程,現時該站沉降情況平穩,各鐵路設施均符合安全標準,已與相關建築人士探討控制沉降幅度措施,包括灌漿、改變施工方法等。
專家:25毫米是生死線
屋宇署高級結構工程師(新界)劉志明則指,因打樁工程導致沉降並不罕見,現時工程對沉降設有警報機制,如屯門泳池站以10毫米為「預警」、15毫米為「警告」,20毫米則會「停工」。他與港鐵均強調即使達沉降指標,亦不代表建築物的結構和安全已受影響。
《蘋果》早前揭發沙中綫土瓜灣站和會展站的挖掘工程導致周邊建築物沉降超標,前土力工程處長陳健碩日前指社會誤解警報水平是生死線,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昨反駁,雖然沉降幅度達100毫米未必對周邊造成損傷,但25毫米已是設計上的「生死線」,超出已代表有出錯,他預計可能與沒跟批准圖則施工、或監管問題有關。
■記者羅繼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