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之道】爭崩頭入德信 謙謙君子是如何煉成的

【教養之道】爭崩頭入德信 謙謙君子是如何煉成的

【教養之道】
位於尖沙嘴柯士甸道的德信學校,口碑優良,又因為年年在校舉行六四祈禱會,更讓人刮目相看。這小學歷史悠久,名人校友輩出。校內品格先行,目標是培育小男孩成為謙謙君子,就像校長郭超群所說:「仁愛勇敢之外,還要有風度,長大後能成為善良的人、好男朋友、好丈夫、好父親。」在品格之外,德信學生的學業成績亦十分理想,今年就有76%獲派首志願,一批德信仔仔也即將升讀傳統名校如九龍華仁、香港華仁、英皇書院,以及聖保羅男女和男拔等。

「我們的升中成績確實不錯,不過我經常跟學生說,無論他們將來是做甚麼職業,做醫生好、律師好,將來要受人尊重,不是因為他們的行業、他們的知識,而是他們的品格。」郭校長說,德信是一間有歷史、重情義,而且樸素的學校,着重以基督的精神培養君子德行,要求男生們自小學習怎樣成為一個謙謙君子,「將來做甚麼都及不上做『君子』來得重要。勤奮好學、積極樂觀、謙虛友善和勇敢承擔,是長成為君子的起點,我們的學生對此都很熟悉的了。」
「另外,在這裏,沒有一位站邊的學生,每位學生都有發揮的機會。曾經有一位口吃的同學想做司儀,我們就讓他做司儀。」所謂「站邊」,是指一些名校裏,成績不及別人勁,運動、音樂亦一般,而口才又不甚了了的同學,結果出現無法肯定自己的情況。郭校長透露,有些插班生就是其他傳統名校的站邊人,他們轉讀德信之後機會大增、也越來越自信開朗。「我們會頒很多星章,而且不一定只頒給成績好的學生。」

深受同學歡迎的校長信箱,成為他們向校長吐心聲的渠道。

My Weird School是德信的好書分享,足見老師的幽默和開闊的胸懷。

有獎有罰 "Reborn"可抵銷缺點

德信有一年一度的副社長選舉,郭校長說這是培養學生自信、訓練領導能力的好機會。學校有四社,每社有正副社長各兩位。正社長由六年級同學擔任,副社長由五年級同學擔任;每年副社長自動升為正社長,而副社長則由全校同學一人一票投票產生,「想做副社長的同學,可以自製海報標語,貼在校園內自由拉票,然後進行全民投票,就好像立法會選舉一樣。」
「小君子獎」2015年起設立,是德信仔仔最渴望得到的榮譽。每年,老師會推薦在勤、樂、仁、勇等方面表現出色的學生,再由校長在內的評審委員會選出每級一人。「所以,僅有成績、品德一般的學生,都會和這個獎項無緣。」郭校長更自設「郭超群校長獎學金」表揚品格優秀的同學,「獲獎者有三百元,我們不是給書券,而是發現金。試過有同學用來買書、買禮物給父母,甚至回捐給學校。」
「但凡男孩子都會有衝動、坐不定、行為問題的時候。」郭校長舉例說像遲到、欠交功課,校方會認真面對學生的犯錯,記下缺點。不過他也想讓學生明白,犯錯不代表永遠的烙印,因此設立「Reborn」計劃,「情況就好像社會服務令一樣。例如老師會要求犯錯的學生在一段時間內清潔校園,如果學生做足,又有誠意悔改,他們因犯錯而記下的缺點將被註銷。」
「一日德信仔,一生德信仔」,這話在校內人人琅琅上口。德信自1930年創校,一直強調學生要學懂感恩。在85周年活動上,多位名人校友都現身支持母校,包括林子祥、唐偉章(理大校長)、蘇慶和(市建局主席)、吳國敬等。「一生德信仔」,所言非虛,難怪德信在家長界中甚有份量。郭校長說每年小一有16個叩門位,入紙爭叩門位的就有三、四百人;至於插班位,「這也要看有沒有學生離校,若那級沒有同學轉走,我也沒辦法收插班生。」德信學位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林子祥是德信學校1959年的畢業生,他極熱愛母校,連兒子林德信的名字也是取自母校。

德信學生英國遊學,擴闊視野。(德信學校fb圖片)

國情教育國際教育並重

六四祈禱會讓社會看見德信的堅持。其實若登入學校官網,可見德信的國情教育十分全面,除了六四紀念之外,還有早會升國旗、唱國歌,五四運動、國慶、香港回歸紀念都有活動。學校也會介認大事件如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另外,校方亦曾為汶川地震一事,帶領學生向遇難者默哀。郭校長說,學校會教導學生從中國人身份出發,如實認識身邊事,認識世界。除了重視國情教育之外,也讓學生放眼國際。校方以前曾帶領學生去台灣考察當地環保,也去過日本、越南遊學,今年老師更帶學生去英國遊歷,參觀劍橋大學,泛舟康河。十歲的德信仔仔Albin Nilsson說最難忘是參觀大英博物館,因為館藏豐富,讓他眼界大開。

同學仔分享

【志向遠大】

宇翹是游泳健將,每星期練水五天,大小比賽獲獎無數。3歲已開始學游泳,練水讓他學懂堅毅。小男孩大志向,他定下了一個長遠目標,就是要加入港隊。

李宇翹小五

【快樂君子】

6歲的厚叡獲學校頒「小君子獎」,問他「甚麼叫君子?」他朗朗答道:「要勤力讀書,時常快樂,謙虛友善,勇敢面對失敗。」他說正努力做好這四點,最重要是自己很快樂,特別是同學和他分享糖果和餅乾的時候。

李厚叡 小一

李小龍迷朝聖景點

李小龍是德信校友,他在1947年入讀德信幼稚園,並在德信學校讀完小三,其後轉讀喇沙。香港有一條「李小龍事蹟徑」,德信學校就是其中一個龍迷朝聖的「景點」。校門外的牌匾上有一幀李小龍和兄長身穿德信校服的合照,左一就是李小龍,累積多年龍迷的手指指弄得甩了一團漆。而當年仍是小學生的李小龍,已有份參與《細路祥》電影拍攝。

採訪:譚暉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