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身處這神木林中,只能目瞪口呆反覆驚嘆:世上怎能有如此地方?在電視上看到介紹,主持人說太震撼透不過氣,來到之後,才知道如此形容還欠了幾分力度。
唐代玄奘大師從印度學法之後,佛學在中國大盛。公元804年,日本派了一位聰敏過人的僧人來華求道,他便是空海,後來被稱為弘法大師。回日本後,大師選了山脈如八片蓮花的高野山為址,天皇御賜,立廟傳法。這裏從此成為日本密宗的發源地。公元835年,弘法大師在山中小屋內跏趺而坐,入定圓寂,應允時機一到,重來再渡世人。空海入定的地方,便是山內最原始的杉木母樹林,後來建成「奧之院」,以及法海御廟。大師既是苦行僧,曾經走遍四國88廟傳道,亦是著名書法家文字學家雕刻家,深受日本人愛戴。著名將軍貴族,不論宗教,皆希望埋骨於此、這裏安有二十萬墓碑,是為全日本最大最美的墓地。
高野山在和歌山市東,從大阪出發駕車南行,二小時到達。往佛門之地,不一定是佛學中人,便如我們造訪著名教堂,看的是鬼斧神工,莊嚴殊勝,是否教徒並不重要。山內有117廟,其中52間提供素食以及宿坊給遊客過夜。我們選了八百年歷史的常喜院。寺廟不若酒店,上網稍慢,浴室共用,裝潢樸實,房門沒鎖拉開即入,整個高野山便是如此。每個寺院供奉的本尊不同,除了光明遍照的大日如來,常喜院花園內還放了巨大的地藏菩薩石像。女住持招待熱情,小沙尼手腳勤快,他們少了專業人員的戰戰兢兢,多了一面輕鬆自在。我與女友赤着腳在古木走廊上參觀經文,喝着茶,聽着遠處鐘聲,很是怡然自得。午間有觀字靜坐,我沒參加,睡午覺去了。晚飯是五色精進料理,高野豆腐,吃過之後,跟着年青導遊以及其他客人,夜遊「奧之院」。
在黑夜裏走進全日本最著名的墓地,不覺荒凉,反而出奇地安詳恬靜。尤其那幽幽清清的氣味,沁人心脾,特別舒爽。他們說,弘法大師肉身不滅,一直在看守,我不得不信。只因踏過「奧之院」門前的「一之橋」,好像突然轉了場景,杉木樹林高不見頂,一路上放置着各式明王、如意觀音,當中夾雜着墓誌石刻,朦朧燈影,這景致在夜色中真的是如幻似真。導遊說這片母樹林,最年青的杉木二百多歲,年長的八百多歲。沿路看到很多連理枝,二樹相連三樹相連,結成了一片樹牆,要十多人才得相抱,如此神木,定當有精靈護持。我與女友拖着手,一行二十多人,襯上一鈎新月幾顆星星,靜靜的看,靜靜的走,到了盡頭見到一排黑色佛像,面容慈祥,於是淨手浴佛,走入弘法大師圓寂之地。御廟遒厚莊麗,走廊掛了成千上萬的小燈籠,在黑夜中透着溫柔昏黃之光,其中相傳由孝女所獻的「貧女一盞燈」,已經燃了九百年。導遊介紹,在旁邊小木屋內,正是大師肉身不滅之處。在香港聽藏密師傅說過不少唐密東密的故事,終於來到,我們本是一家,合十頂禮。
五時五十分,參加了早課。大法師日文誦經我全不懂,沒問題,盤坐聽聲,觀音法門漸入空靈。在日光下再去「奧之院」,探訪戰國英雄。如果大河劇看多了,大家應該對這些名字十分熟識,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伊達政宗、明智光秀以及「軍神」上杉謙信等等家墓,全皆在此。當年互相廝殺的敵人,最後煙消雲散,一齊長眠在杉樹之下,還成了鄰居,他們在生的時候,怎會想到有此一天?每個墓地看一看,想一想他們的故事,成住敗空,諸行無常,最後塵歸塵土歸土,我想,這正是「奧之院」要我們上最重要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