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永小百合堺雅人宣揚愛國 - 石琪

吉永小百合堺雅人宣揚愛國 - 石琪

日本國寶級影后吉永小百合主演的新作《北之櫻守》,描述數十年母子親情,片中她由少婦演到六十多歲,歷盡滄桑。其實吉永小百合生於1945年3月,現在七十三歲,演少婦當然超齡,不過她保養甚好,總算勉強過得去。演到老年就很有戲味,令人感動,甚至越老越有生命力。她真是世界影壇難得的長春樹。
吉永小百合從影五十多年,早期主演《伊豆舞孃》只是十七八歲,川端康成原著小說搬上銀幕很多次,一代代青春玉女演過走紅,她被譽為特別清純美麗的典範。香港老影迷對她印象最深大概是八十年代的《細雪》和《天國車站》。尤其是市川崑導演,谷崎潤一郎原著的《細雪》,她的文靜優美形象十分動人。
《北之櫻守》(北の櫻守)是她演出第一百二十部影片,亦是她主演「北方三部曲」最後一部。上兩部是2006年《北之零年》、2012年《北方的金絲雀》,每部故事人物不同,都以冰天雪地的北海道為背景,今年正是北海道定名一百五十周年。
今次劇情開始於1945年日本戰敗之際,國破家亡,吉永小百合飾演少婦在戰亂中逃難,與丈夫及長子失散,她和次子相依為命,經歷戰後荒涼飢餓的苦困。到了1971年,堺雅人飾演長大的次子,從美國帶嬌妻(篠原涼子)回來,開設美式熱狗分店,發現久別的母親半正常半癡呆,惹來很多麻煩,以及相當奇情的變化。
此片由那須真知子編劇,導演瀧田洋二郎拍過《禮儀師之奏鳴曲》,贏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新作的故事核心就是飽經磨難考驗的母子情,但與一般感人親情片不同,亦有重要而微妙的歷史政治性,很不簡單。
首先,女主角家在樺太島,被蘇聯軍隊攻佔,她的日本軍人丈夫(阿部寬)被俘往西伯利亞,於是全家與其他日本難民都陷於悲慘世界。樺太島在哪裏呢?其實就是遠離日本的庫頁島,亦稱薩哈林島(Sakhalin),歷史上曾歸附中國,清朝1858年被迫簽下《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割讓了庫頁島及大批北方領土給沙俄。
上世紀初日俄戰爭日本得勝,獲得庫頁島南部,還曾佔領全島,二次大戰後再由蘇聯奪回,現在是俄國最大島嶼。日本至今念念不忘樺太島,正如常提滿洲國,並且不斷爭取索還千島群島的「北方四島」,俄國都拒絕。
其實庫頁島原居民是阿伊努族,但被中國、俄國、日本爭爭奪奪。日本古稱該島為「北蝦夷地」,北海道是「蝦夷地」,可見都不是日本的本土,原屬阿伊努族。
跟很多涉及二次大戰的日本片一樣,《北之櫻守》不提日軍侵凌外國之罪,只提日本人被蘇軍殘殺。並且認為樺太島是日本的,女主角一家在嚴寒島上移植了代表日本的櫻花樹。戰後兩母子逃到北海道,吉永小百合演的媽媽老年變癡,見到櫻花樹仍然苦心愛護,做了「北方櫻花的守護者」,這就是片名的意思。
可以說,此片是日本的愛國片,通過母子感人故事,宣揚愛國旋律,懷念曾經佔領的地方。由於這種政治性,我不大喜歡此片。
至於瀧田洋二郎的導演手法,亦顯然不及《禮儀師之奏鳴曲》,比較古板。但劇情編排不差,由戰亂、貧苦,到七十年代經濟復興,構成豐富戲劇性。妙在女主角戰後還與好心的黑市商販(佐藤浩市)發生奇緣,帶來漫長而迷離的情趣。
最重要是吉永小百合越演越好,後段她和兒子重訪舊地的旅程,以及她最終的去向,安排得不落俗套。
與吉永小百合同輩的日本女星,星運都不及她長久。荷里活女星方面,梅莉史翠普比她年輕四歲,仍然生猛活躍,演技更佳,變化多端,但不像吉永小百合始終保持純情形象。至於她的日本後輩,山口百惠婚後息影已久,其他可觀女星當然很多,例如中年的宮澤里惠和松隆子各有風韻,蒼井優逐漸成熟,安藤櫻十分獨特。不過日本電影黃金時代過去了,似乎再難出現國寶級女星,已故的國寶級男星高倉健亦沒有接班人。

(注:本欄每周由不同作者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