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處處長盧偉聰教年青人多讀歷史書,推薦《三國演義》,即時遭網民笑爆舉錯小說作例子。講句公道話,《三國演義》原叫《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位列廿四史正典,所以書名本來便有「三國歷史普及讀本」之意,在明朝早期版本題曰「晉平陽侯陳壽史傳 後學羅貫中編次」,顯示作者羅貫中也自覺在繼承着書寫歷史。
正史的體裁是史傳文,作為人物介紹相當詳細,作為敘事則吃力,例如赤壁之戰,先要在陳壽《三國志》中的《魏書.武帝紀》(即曹操的傳記)查出他在此役事蹟,他對手如何呢?請翻閱《蜀書.先主傳》(劉備傳記)和《吳書.吳主傳》(孫權傳記),諸葛亮和周瑜如此類推,相關的謀臣武將順藤摸瓜讀下去,才掌握到脈絡。《三國演義》代勞剪輯,不用跳來跳去地暢述全貌。比起任何朝代,我們特別熟悉三國時期,實多賴羅貫中「編次」呢,所以不能說盧偉聰盡錯。
那麼,《三國演義》哪處最小說化?剛巧又關盧處長事──差館豈非供奉關二哥嗎?我自幼不明白,正邪通吃擺上神枱,幫誰好?難道,雙方都仰慕祂華容道上義釋曹操?曹公送厚禮,關公不受賄,卻畢竟在後來敵對關頭讓開一條生路,同時感動了警察和有勢力人士?《三國演義》大部分有根有據,偏偏這故事純創作,總捕頭莫拿來當真啊!但別怪他,清朝有個進士寫了首詠史詩批評此舉,可見高級知識份子也搞錯,誤把小說當歷史來詠嘆。不過,人家進士同為公務員,倒深明不能徇私。
弔詭吧,關羽無端蒙污卻可能因此受膜拜;剩下來,誰堪稱盡忠職守榜樣?有點意外,竟然是許褚。電玩迷大概知其戰力驚人、有勇無謀,殊不知「虎痴」直腸直肚天性律己律人。《三國志.魏書.許褚傳》記載他任職近身侍衞時,征南將軍曹仁(主公的同族兄弟)入內廷謁見,打招呼想圖個方便,被許褚公事公辦拒絕,有人責怪他對「征南宗室重臣」都敢唔俾面,許褚就係唔俾面。
內廷就係內廷,禁區就係禁區,機關重地豈容放水通行?特首妻女當然算「宗室」,馬逢國議員當然算「重臣」,但一樣請守規矩。幸好,香港還有擇善固執如許褚的把關人員,否則我們怎能知情?可惜當局至今仍欠清楚交代,愈來愈多灰色地帶,盧sir官拜紀律部隊之首腦,到底想學哪一段三國故事?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