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醜聞越揭越多,最新醜聞是土瓜灣站地盤2016年挖掘月台時,多達23幢周邊樓宇的沉降幅度超出容許上限。
政府認為沙中綫工程團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工程總監黃唯銘與三名總經理請辭,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提早退休,但請辭和退休都不是「被炒」,他們也沒有向公眾公開道歉。至於佔港鐵七成股份的特區政府,有四名高官坐在港鐵董事局內直接負責監管,其中運房局局長陳帆被問到是否要問責下台時,他的回答是「政府團隊的表現,有目共睹」。
林鄭回應說,問責有分層次,工程團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管理高層包括行政總裁梁國權,不可能日日去「問這樣、問那樣、看圖則,大家都可以理解」;至於港鐵主席和董事局的責任,她說有四名高官坐鎮的董事局被蒙在鼓裏,工程人員無如實交代,不能期望董事局去查,要負責任是不公道。
如果港鐵主席和董事局可以被「蒙在鼓裏」,那麼設置這個主席及董事局有何作用?行政總裁當然不會日日「問這樣、問那樣、看圖則」,但一定要設有穩妥的程序,使他對違規的做法不會被蒙在鼓裏。港鐵主席和董事局也是這樣。如果工程人員不如實交代,就輕易相信他們的不如實交代,這絕對是失責。
「The buck stops here」,是美國前總統杜魯門1945年放在他白宮辦公室桌上的標語牌。意思是:責任到我這裏為止,不容也不會推卸給別人。這句話現在已經是美國官場與企業界普遍認同的觀念。中文成語中的責無旁貸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對於領導者來說,這句話更深層的意思是:即使是自己手下的人犯錯,即使受蒙騙,即使對出現的錯誤並不知情,但因為你是領導者,你就要站出來承擔責任。
有一本書《杜拉克的管理秘訣》,引用李嘉誠的話說:「下屬犯錯誤,管理者要承擔主要責任,甚至全部責任。員工的錯誤就是公司的錯誤,也就是管理者的錯誤。」
因此,你是負有監管責任的官員,你坐在董事局,你是主席,你是行政總裁,你就是管理者,就是負責人。公眾有目共睹的就是你是負責人。不管你是否有空日日「問這樣,問那樣」,不管你有多忙,不管你是否聽到下屬的如實報告,你是否被蒙在鼓裏,所有這些,都不是你卸責的理由。你坐這個位,就要負這個責,哪怕是食死貓。任何下屬犯的錯,作為監管者、領導人,都應該挺身而出承擔過失,表示自己責無旁貸。這樣,你的領導,你在內部嚴厲批評真正的肇事者,才能使人心服口服。
即使錯不在己,但以負責任的態度承認過錯,承擔責任,甚至立即請辭,也是一種能力,是有能者的表現。反之,卸責、卸膊,就是無能者的表現。
陳帆說,「政府團隊的表現,有目共睹」。公眾有目共睹的是:卸責,沒有承擔,又戀棧權位。這是97後從「一國」傳承而來、越演越烈的特區政府的政治文化。如果不是「有目共睹」政府卸膊,可能許多市民對政府管治文化的改變仍然「蒙在鼓裏」。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