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居大裝修,總結了一些環保回收的矛盾。
你可能剩下了一屋的小型傢俬,小餐桌幾把椅子矮矮的茶几,你已經不打算帶往新居,你會如何處理?
最便宜又直接的方法,便是拉去附近的垃圾房,但你不捨得。還是好好的木頭,還是牢固的結構,怎能忍心讓它們棄置廢墟?
於是你用第二個方法。你拍了傢俬的照片,放上fb各大群組,送贈有緣人,條件只有一個:自己上門取貨。不要以為這個是很低的門檻,幾多人看到「自己取貨」都會卻步,不是每個人都有力氣搬走那些傢俬。如果要搬運call車,還不如買新的,舖頭還能免費運送。
於是你望着寥落的fb回應,只好作罷,你還是不希望扔掉,你把目光轉向二手回收的傢俬舖。
香港還是有為數不少願意回收傢俬的商店,你慶幸能夠延續傢俬生命,卻發現店舖開出一個條件:請你付錢。
你沒有看錯,你捐出傢俬,店舖再把傢俬出售,不單不會付你錢,相反你更要自己掏腰包!貼錢為他人作嫁衣的事,你會做嗎?
你決心再找更多途徑,終於找到一些社企,上門回收,費用全免,注意是費用全免,而且他們的服務對象是低下階層,二手傢俬不會以高昂價錢盈利出售。
你滿心歡喜,以為終於可以替傢俬找到好歸宿,對方卻非常為難的表示,資源有限,不能回收全部家具,只好取捨。
社企做善事也是有一定限制,儲存貨品也是耗費資源,你也無法怪他。
你當然可以找其他社企,但問題是,許多社企都需要你主動「送上門」,因為他們沒有資源上門取物。你願意花錢處理不要的物品嗎?
這是非常殘酷現實的課題,你願意為了環保而貼錢呢?或許下次再買新家具時提醒自己,買了便要用一世,否則你要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