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有時還是會發作得很厲害,厲害到再強大的內心,也很討厭很看不起自己,這是為什麼,明明沒什麼值得至於如此的事,那麼容易就會焦慮心跳得不受控,一個人還能夠呼吸,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竟然會焦慮到呼吸困難,莫名其妙。
這個「它」未免也太神化了,說來就來,令人變得很化學,不服氣,於是展開談判,警告「它」別太猖狂,明明強勢如特朗普,活得好好的,大把彈藥在手,「它」不過就是肥仔金正恩一枚,恃着有幾粒核彈就故意搗亂,竟然被「它」戲弄。威嚇一下,可以止到一陣咳,但肥仔金太難纏,太看重「它」常常想着要對話,反而落入圈套,沒完沒了。
太專心對付一件事,原來就越顯得那真是一回事,不太理睬才會贏,過後真的只是一粒塵而已。說贏了也言重了,本來連仗都不用打;無風不起塵,情緒就如一粒粒塵,一定會鋪滿地板,若沒強光照射,不大發覺,硬要掀起來,才會心裏起疙瘩。塵當然要時不時吸一下,不然真會有礙健康,而且最好親手吸塵。
沒錯,吸塵很有用,想事情,看電影,看書等等要用腦、會牽涉情緒的活動太久,吸吸塵就起了移情作用,把肥仔金置諸腦後。我把這個心得跟同病自然要相親的朋友分享,原來大家也有同感。不想吸塵,做平時不大會做的事就得了,洗洗碗洗洗杯碟也可以,不過吸塵消耗體力更大,平日提不起勁去正式做運動的,是最方便的輕量運動,雖然不帶氧,有比沒有好。
有病友說,醫生教落,深呼吸,一、二、三、四,也一樣道理。醫生的話自然沒錯,但太認真的人,很專心呼吸,也會越緊張,也是在打仗。其實,最好的轉移焦點法,當然是隨手打個電話給朋友,病友又說,唉,沒幾個深交,有耐性聽這種苦水,聽了也不大明白。
誰叫他要跟深交通電,講電話就是要申訴?這個「它」原本就不明不白,不必強求旁人明白。打個電話,跟人講講話,跟吸塵一樣,是為了轉移焦點,所以話題越跟自己無關越好,講八卦是非最好;找不到深交,半深不淺的有時更好,因為還沒熟透的人,始終需要提起神來,就像特朗普,總有歐盟可以互相講講廢話,一開講,人的氣就提上來,自覺威武,肥仔金呢,簡直不值一提。真的,講講話就沒事了。那為何還要吸塵?夜半時分,歐盟有時差,不好打擾人,吸塵的話,一個人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