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過的三部日本片中,最喜歡的仍然是「嫲煩家族」中的「走佬阿嫂」;「爸爸的便當」竟是中環英皇全院連我只共四人,那天還是假期呢,三代同堂的家庭,賢慧的家嫂,上有公公婆婆、下有叛逆之齡的少男、還有個大男人丈夫,這樣的組合在香港家庭中也算常見。
「相見好,同住難」若在層層相隔、夠寬敞、分界清楚的住家環境,未必能成立,反而能互不干擾,各自為政。
居家過日子是一回事,要慢慢侍候着父母公婆逐漸老去,甚至老到不能自理又是另一難題,歲月無情,爆棚的親情也難免會在現實困境中大打折扣。
忘了在那部影視劇中看到年邁的母親耽心着中年過後的兒子將來老了,沒有人照顧,而她已不在人世了,不知該怎樣繼續走下去?竟忘記了自己正身處此境,那份忘我令人動容。
想真一些,每一個生命如一粒種籽,能否開花結果有不同的造化,或長或短或圓滿或阻滯都是人生,況且世界變化如此迅速,生命無常,即使太平歲月也未必真太平,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適應,兩代人之間即使不同在一個屋簷下,也有不少需要磨合之處;這一切並不容易,所以凡事不能計較,抬抬手、寬寬心也就過去了,人生又豈能照我們喜歡的方式靜好不驚的流動。
這個夏天的確是多事之夏,那邊廂毒疫苗害得人多,後患無窮,而且一人獨大的局面未必永續不變,另一頭東亞運動會遭施壓而取消,縣市長選舉打崩頭的熙熙攘攘,一切未知之數,兩岸三地在今年怪異的熱浪侵襲之下,苦不堪言的倒把去夏的苦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