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有一種東西,從來沒有人喜歡,說厭惡亦非常貼切。雖然避之則吉,但大家在有生之年,逼於無奈總要嚐上一點。這等東西,價錢普遍昂貴,有一些更是高不可攀,不吃,卻又不行。以為全球開了三萬多間店的麥記是食物行中的大佬?對不起,製造這些古怪東西的公司,比起麥當勞,強多了。大家猜對,我說的是,藥。
很難接受藥是食物,但翻查網上字典,這樣解釋:「能被食用並經消化吸收後供給活動能量,或調節生理機能的物質」,又或者,substance that people or animals eat or drink in order to maintain life and growth。依此意思,如果硬要把藥說成食物一類,亦不能說全無根據。神農嚐百草,有食物便有草藥,在遠古年代,酒,更被認定是「百藥之長」。西方醫學之父,古希臘Hippocrates of Kos亦如是說,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be thy food。
近年有親人患上癌症,所以開始注意「藥」這課題。資料愈看愈摸不着頭腦,此種「食物」,古怪之極,處處有違常規,理論上被嚴密監管,卻又充滿漏洞,大話連篇。
首先是價錢。魚子醬白松露,又拍賣又競投,搞一大輪,唔該讓開,吃入口的東西,最貴是藥。1元美金製作成本,賣13元一粒,已經賺到笑,然後在2015年,突然加價至750美元一顆,升57倍。這是治療愛滋病患者肺炎的一種藥,叫 Daraprim。這樣做,算不算傷天害理?再認真一點去看,一顆藥丸,少過一成是真正藥粉,對,便是那丁點差不多看不到的物事,值750美元,其他九成是麵粉凝固劑之類。嚴格來說,以重量計,Daraprim貴過黃金以及可卡因很多倍。一般食物,有市場可接受的合理價,貴極有譜,藥例外,根本不用考慮用家負擔能力。一支Romanee Conti紅酒要十萬?算便宜,用這酒瓶裝滿Daraprim,要過百萬,裝便宜一點的癌症標靶藥,亦近百萬。
最近有一套中國電影,《我不是藥神》,說的是真人真事,主角因為買不起正版標靶藥,所以去印度入口效果一樣的山寨平價A貨,救活不少人,卻因為全球專利問題,被公安抓了。戲上完,迴響極大。如果想明白成語中的見死不救、坐視不理、因利忘義、你死你賤是甚麼意思,請教製藥的大哥們吧,他們是這方面的專家。
藥廠這樣說,研究費用高成功率低,過檢手續時間太長,所以呢,賣貴一點很合理。我一直以為是這樣,一門生意應當要賺錢。直至認真去看年報,才發覺被騙。世界第一大藥廠,賣偉哥的那間,很硬淨堅挺的輝瑞,2017年營業額是526億元美金,利潤是130億元美金。超級厲害,扣完稅有24%純利,還勝過「賺錢機器」蘋果公司。這不叫暴利,這叫搶,正宗的趁你病攞你命。同是吃入口的東西,麥當勞全球每天招呼八千萬以上客人,才賺得那51億美元稅後利潤,笑死人,真低端。
藥大哥們說,生意呢要做得聰明,食腦嘛,專利期限到,把配方改頭換面,重頭再來一個全新專利,繼續壟斷,又得。至於誇大功效,隱惡揚善,招呼醫療人員去渡假村開會,非法銷售藥物,自己辦專業協會推介自己的藥等等行為,層出不窮,被罰是常事。他們不怕,當交際費。反正在美國,整個藥業請了千多人全職做政客的游說工作(明顯有古怪),每年花十幾億港元,全國之冠。加上有旋轉門利誘,高官退休過來做顧問,眉來眼去大家心照,於是攞正牌打橫行。「食物」之中,如果「藥」真的算是食物的話,便是最高級最隱蔽手段最高明利潤最深救人最多害人亦不少的一款。如果想知道藥廠更多內幕,可以看《 Bad Pharma 》一書,牛津尖子局內人在2012年出版。只怕各位愈看愈氣憤,血壓上升,這時候便要吃Norvasc了,哈哈,當然是輝瑞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