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議和不利中國 - 左丁山

美歐議和不利中國 - 左丁山

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達成歐美貿易戰暫時停火協議,雙方將就「三無自由貿易方案」進行談判,汽車、鋼鋁的關稅戰擱置不提。因談判非短時間可達成共識,肯定曠日費時,談完又談,直至特朗普變卦為止,正中歐盟下懷。其實雙方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殊不樂觀,7月27日容克從華盛頓回到布魯塞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發炮攻擊,反對談判「三無貿易協定」(無關稅、無貿易障礙、無政府補貼)。
歐美貿易戰暫時停火,中美貿易戰又如何?美國證券分析師分成兩派,少數派認為歐美既可停火,美中亦有希望重啟談判。但多數派則認為特朗普善變,五月中國副總理劉鶴訪美後,美國財長姆努欽隨即表示貿易戰on hold(不動),誰知後來特朗普立即啟動程序,向中國輸美貨物徵收關稅,令北京惱火雙方至今還未有重新談判的意向,「戰情」日益惡化,禍延投資項目。譬如美國高通收購NXP一事,美國及歐盟監管當局已批准,但在7月27日美東時間正午12時前,中國仍然沒有動靜,高通被迫宣佈撤銷收購,並付出沉重代價,向NXP賠償20億美元。
中方表示審批高通收購NXP,事關中國市場的壟斷問題,與貿易戰無關。但高通的消息人士則向金融時報透露,五月下旬,劉鶴訪美後,美中似有默契,美方放生中興,中國則默許高通收購NXP。高通的律師團在中國的工作很順利,談得非常好,以為拿得中國批文已經十拿九穩。誰知特朗普吹響貿易戰號角,中國監管當局態度立即大變,指美國落了劉鶴的面子,傷害中國人民感情,自此冷待高通的律師團隊,卒把整個收購拖到胎死腹中。這分明是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的報復。
高盛分析師認為,歐美達成停火協議,並不減少美中貿易磨擦的風險。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特朗普拉攏了歐洲,阻止中歐合流,美國可以集中精神對付中國。
事實上,歐盟同樣對中國科技發展懷有戒心,容克訪美之後,中國很難推動聯歐抗美的策略,特朗普與歐盟交好,向金正恩及普京送秋波,是為了方便他攻打兩條戰線,即中國和美國反特朗普人士(民主黨,特別檢察官穆勒、美國情報系統和主流傳媒等等)。鎮壓反特人士極為不易,且有損民望,但對中國施壓,則可為他爭取到政治資本,提升民望並有助共和黨在國會中期選舉贏得選票。於此看來,美歐講和,對中國有害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