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想旅行】
櫥窗內擺滿各種食物——足料的海鮮意粉、juicy雙層牛肉漢堡,還有大盛叉燒拉麵。不過,所有「食物」都是模型,究竟怎樣做到如此逼真?第一個模型蛋包飯早在1932年面世,當時由經營便當店、被稱為「食物模型之父」的岩崎瀧三製作,自此日本就出現不同種類的食物模型。
食物模型比真正的食物差不多貴六至七倍,是因為製作的過程非常繁複,而且全人手製作。這天,我們走進東京「Maiduru食物模型」的工房,一窺製作過程。工房已有70年歷史,有30名員工,每日人手製作三至四類產品,每類製作30至120個。首先,食物模型師會將真的食物放在盒內,用矽膠倒模,放24小時待其冷卻後,洗乾淨食物殘渣,模內便會留有食物紋理;第二步,是將塑膠粉混合油,加入顏料調色倒入模中,接着放入焗爐加熱成形,小型的焗10至15分鐘,厚的要焗幾小時。這個步驟非常講究技巧,例如製作雪花肥牛,需用幼畫筆在模上分四次畫上雪花,每畫一次就放入焗爐加熱一次,才可做到不同的顏色層次;第三步是細節加工,為令食物更加像真,模型師會用噴槍或筆畫上更細緻的花紋,例如製蜜柑時用打磨器製出果肉上的衣,或用筆描畫三文魚籽的光澤;最後,噴上光油就完成一個食物模型。
常接觸化學物 環境悶熱減入行新人
有些模型種類毋須用真食物倒模,例如粉麵類,用原材料調色後搓成麵糰,再用機器切割成麵條。製一碗麵的流程基本上與煮食無異,有了麵條後逐一放上叉燒、筍及葱花等材料,再倒入原材料覆蓋做湯,加熱後就會變透明。Maiduru食物模型工房的總部部長磯崎鉞次表示,食物模型中最難製作的是鮮魚,製成模型後呈現出新鮮的感覺是最難的,製作需時數天。
工場內的食物模型師大部份是女性,是因為女性觀察食物比較細心。「女人去超市買東西會選最新鮮最便宜的,會仔細觀察食物,相反男仔會大口大口食,對食物的了解或者就沒那麼深。」食物模型師經常要接觸化學物,工作環境悶熱,有老師傅表示入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23歲的藤井則說,她因為喜歡做手作而入行,雖然有些細微的地方做得辛苦,但為興趣還是很開心。
食品サンプル專門店maiduru pro
東京都台東區西淺草1-5-17
Travel Memo
機票:乘香港快運往東京,來回票價約1,596港元起(不連稅及附加費)
簽證:有效特區護照或BNO毋須簽證
滙率:100日圓約兌7.08港元
住宿:Hyatt Centric Ginza Tokyo,二人標準房房價為40,000日圓(約2,833港元)起(不連早餐、稅及服務費)
鳴謝:HK Express、Hyatt Centric Ginza Tokyo
記者:洪慧冰
攝影: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