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長黃偉綸在書展跟青年人談書,藉着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探討人性的複雜,說:「罪犯未必係壞人,犯罪亦有好多客觀原因,都好多值得同情嘅地方,警察都唔一定個個好人嚟嘅。」呵欠,這當然是「阿媽係女人」的道理。只是今時今日,「阿媽係女人」並非人人明白,對某些人來說,你告訴他「你阿媽係女人」的時候,他可能雷霆大發,拍枱拍櫈:「講還講,做咩講老母?」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正是一個不能接受「阿媽係女人」的正義聯盟。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俗稱「拳頭會」,一聽就知猛。本來黃偉綸那番話,只是看了東野圭吾後的中學生讀書報告感言,無甚高論,也看不出指桑罵槐,誰有興趣理會?如今全港皆知「警察唔一定個個好人」,真係要多謝拳頭會高調反擊,曲線宣傳。拳頭會主席林志偉日前向黃偉綸發信,指協會對他的言論「極度遺憾」,「其說法可能令公眾人士誤會局長有批評及針對警務人員的意圖,大大傷害警務人員的信心」,又批評黃局長「以警察為主語的比喻不恰當」云云。
特區領導林鄭月娥說:「如果是事實就唯有是事實,stupid!」(最後一個字是我加的,為了押韻)「警察都唔一定個個好人」,並非引喻失義,而是千真萬確。據公開資料,近年被捕的警員,所犯罪行包括詐騙、盜竊、非禮、毆打、強姦及藏毒,不就是「警察唔一定個個好人」的鐵證嗎?諷刺的是,當拳頭會指責黃偉綸言論有損警方威名時,警務處行動處長鄧炳強在本月廿五日舉行記招,面不紅耳不熱地公佈,上半年有24名警員被捕,18名涉刑事案,整體數字較上年同期增加11人。相比黃偉綸的「比喻」,我覺得鄧炳強的報告更影響公眾對警方的信心。同樣是講真話,拳頭會選擇性譴責黃局長,不批評鄧處長,拳頭對外,有徇私之嫌,又是否「大大傷害警務人員的信心」呢?
也許黃偉綸從沒想過香港警察那麼玻璃心,現在一言既出,已駟馬難追。既然「警察都唔一定個個好人」那麼政治不正確,他下次想表達「人性有其複雜面」時,該如何打比喻呢?我有兩個建議。第一,局長不妨引用莎士比亞名句「All that glisters is not gold」(glisters現在通常寫作glitters),即「不是所有發光的都是黃金」,表示看似美好的人事物,很可能有陰暗面,我們不該受表象所迷。第二,局長要青年人認識人性的複雜,根本不必推薦東野圭吾,聞說「屈健筆」有一本新書,寫梁振英善良、美好、光輝的一面。嘩,屈健筆X689,如此重口味夢幻組合,你看了,肯定比看東野圭吾更了解人性。那時黃局長說「做官唔一定個個壞人」,誰敢說你不對?
話說回來,拳頭會的回應實在是場關公災難,只顯得作「察」心虛,比黃局長的話更破壞警察形象。較恰當的回應是順水推舟:「對於黃偉綸局長的言論,我們深表遺憾,亦恕難苟同。今年上半年有24名同袍被捕,他們都是害群之馬,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無論犯罪有什麼『客觀原因』,警隊也不會同情他們,姑息養奸。敬請局長收回言論。」警方這樣說,不但能反駁黃偉綸,更有助挽回公眾信心,不是一石二鳥嗎?
最後,我希望黃偉綸不要評論警察,您身為發展局長,要評論的該是剪短鋼筋的禮頓──喔,大家還記得這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