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變出事?】世界肝炎日 扚起心肝Check吓個肝

【無事變出事?】世界肝炎日 扚起心肝Check吓個肝

【特約報道】今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目的是引起大眾對病毒性肝炎的關注。今年的全球主題為「檢測治療肝炎」,由於肝病無聲無色無病徵,因此倡導大眾不要對慢性肝炎掉以輕心。

根據世衞研究顯示,肝炎相比起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等重大傳染病,其引致的死亡人數最高。故此,世衞於2016年制定了《2016-2021年全球衞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並設立了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具體目標。期望於2030年,全球90%的患者得到診斷,減少65%死亡率。

帶病毒無事?到出事就遲!

香港亞洲肝炎會 (AsiaHep) 創會會長梁慧儀醫生表示:「很多乙肝和丙肝的病患者不察覺需要接受檢查和治療,但當慢性肝炎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就會太遲!而每四個慢性乙肝病人中,有一個最終因肝硬化或肝癌而早逝。」因此,趁着今年世界肝炎日,她創作了一句別出心裁的宣傳口號「帶病毒無事?到出事就遲!」,希望大眾市民能定期驗肝,並及早接受評估治療。

香港亞洲肝炎會創會會長梁慧儀醫生。

香港亞洲肝炎會一向與全球及本地不同專業組織、社會團體和企業,不遺餘力推動大眾對病毒性肝炎的關注。梁醫生指出:「現時已有不少有效治療肝炎的方法,相關企業一向透過基金贊助與實際行動支持,尤其是近年吉利德科學 (Gilead Sciences)成為重要贊助者。」她認為香港必須推動正確認識肝炎的公眾教育,消除大眾誤解。

全城滅肝炎 由檢查做起

根據資料,香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多達47萬人,即平均每十二人便有一人帶乙肝病毒,而慢性丙肝患者則有3萬人;兩者均有機會引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肝癌已是香港癌症發病個案排名第五位,香港男性癌症死亡排名第四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預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督導委員會,為協助特區政府制訂有效的策略以預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獲委任為委員會成員的梁醫生認為,香港應加強對病毒性肝炎的檢測和評估,以及有效收集乙肝和丙肝病患者的資料和數據,並加強人手和資源進行評估及治療,才能制訂具體的肝炎檢測策略。

此外,香港八成以上的肝病是由於孕婦分娩期間,胎兒經母體血液感染,形成一代傳染一代。梁醫生建議為孕婦檢驗乙肝病毒HBV DNA,如超過200,000 IU/mL的病毒濃度,應該讓孕婦在產前三個月服用抗乙肝病毒藥,讓下一代受病毒感染機會減至零。

最後,香港亞洲肝炎會為市民提供免費乙肝表面抗原測試服務,大家可到該會網頁登記檢查。

詳情: http://bit.ly/2Ocn50F

資料由吉利德提供

在香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十分普遍,平均每十二人便有一人帶乙肝病毒。

丙型肝炎受感染者有六至八成會演變為慢性肝炎,多年後可引致肝硬化及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經血液或體液傳染。

大家亦可登入香港亞洲肝炎會網站 http://bit.ly/2Ocn50F 了解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