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講高盛候任行政總裁所羅門並無哈佛、MIT、耶魯學位,能在高盛芸芸名校精英中脫穎而出,爭取到成為未來CEO。原因何在呢?睇各方面報導,原因大概有兩個:一就係個人有本事,識得與人客建立良好互信長期關係,在爾虞我詐之投資銀行部門,爭取到不少併購、財務顧問及IPO公司重組等等嘅生意,呢類生意以賺取顧問費及佣金為主,全靠公司客戶網絡廣大,人面夠,人才多,即人的因素第一,不須動用公司資本資金,所賺嘅錢可直接提高公司ROE(Return On Equity),促進高盛股票價格。所羅門身為高盛投資銀行部門主管,任內將部門佔集團盈利份額由11%提升至22%,成績耀眼,自然有資格做CEO。
高盛等華爾街大行在2008金融海嘯之前,利潤相當倚賴交易部門(Trading),即代客買賣各類證券、債券、期貨賺取交易佣金及本公司之「炒房」(dealing room)之炒賣利潤。金融海嘯令交易部門大大損手,之後市場交易額成交額逐漸萎縮,監管當局嚴控大行炒賣活動,於是交易部門利潤大不如前,賺錢難好多,現任高盛CEO Blankfein係交易員出身,亦無法子唔面對現實,交棒畀投資銀行部。
所羅門冇哈佛MBA及JD學位,能平步青雲,靠的是交際手腕、溝通能力,令大小客戶受落。所以佢對公司員工公開講:「在大學時要修讀『公共演講』(public speaking)及寫作,鍾情一兩種事物,令個性有趣味!」呢樣好似人人都明白,其實唔係人人都做得到。左丁山訪問過不少本地CEO,超過一半以上唔多識講嘢,只能照住公關人員預先編好嘅Q&A讀稿,有時問佢地一條臨時加插題目,即刻舌頭打結,唔識答。其實幾乎個個CEO都讀過大學(白手興家嘅老闆反而多數口若懸河),點解接受傳媒訪問時,顯得口才甚差呢?最可能係平時講俗語俚語甚至粗口太多,一旦要稍為文雅地、自然地、有組織地公開發言,就弱點盡露。香港嘅大學好似冇public speaking呢個課程,中學生亦唔准在課堂上多嘴,所以香港學生好多怯於站起發言,內地幹部可以,企起身就誇誇其談,香港高官未見過可以咁做。大學既然冇得教,大學生不如踴躍參加Toastmasters Club活動,練習吓口才,出來打工,包有着數。慣咗沉默寡言之才子才女,在商界一定走得不遠。印度人在美國大公司當CEO嘅比例,高過華人好多,關鍵就是華人講嘢冇咁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