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和怪嬰 - 邁克

狸貓和怪嬰 - 邁克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帶到香港的劇目,包括改編民間故事的《狸貓換太子》,我向來對戲名提到的神秘動物敬而遠之,求求其其將牠和果子狸歸為一類,天生天養粗食粗肥,一廂情願安慰自己,與喵星人的血緣關係應該並不密切,所以這次乍見英文名字開門見山譯成《一隻死貓如何替代一個新生太子》,不能不面對殘酷的事實,簡直晴天霹靂。不求甚解的性格非常貫徹,除了主打野獸的品種搞不清楚,奸妃的魔術手怎樣操作亦很模糊,狸也好貓也好,不都是毛茸茸的嗎,把這樣一隻小動物放進搖籃裏,皇上不虞有詐的或然率究竟有幾高?原來唱詞有十分入微的解釋,行騙者先剝掉狸貓的皮,皮不存而毛焉附矣,這才將光禿禿的物體混入產房,不必依賴先進特技,百分百土法人手製造《異形》的怪胎效果。
近年made by hands不是潮人共識的賣點嗎,標榜不用機器生產的手袋皮鞋無一不是貴價貨,看來傳統源自宋宮哩。不過,連鎖店的三文治也掛上這招牌作號召,倒難得廣泛流着種族歧視血液的顧客不介意:眾所周知,此類粗重工夫一般由第三世界低端人口肩負,開工前有沒有用消毒液洗手固然是疑問,有點學識的觀察家還會告訴你,廁紙在某些部落是不存在的,如廁後成功清潔只有靠一隻左手,而堆砌三文治,當然非左右開弓不可。戲裏獸屍血淋淋的意象,令我想起波蘭斯基經典《魔鬼怪嬰》,縱使觀眾無法透過女主角雙眼得睹BB廬山真面目,媽媽美雅花露的精湛演技有代客泊車功勞,越放越大的瞳孔像手機的自拍鏡頭,令人產生主觀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