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權到交權的分水嶺(潘小濤) - 潘小濤

從集權到交權的分水嶺(潘小濤) - 潘小濤

中美貿易戰爆發後,北京政局變得非常弔詭,先傳出習近平被江澤民、胡錦濤等元老聯手逼宮而失勢,然後是習的最高智囊、黨內排名第五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也傳被問責下台。相對而言,王滬寧下台不是沒有可能,面對黨內外對習應對貿易戰無方的尖銳批評,最佳選擇就是棄車保帥,而劉鶴不能動,王滬寧就最有可能被棄。看來,貿易戰極可能打破中共政局平衡,令習從集權走向分權,稱帝之路也會受阻。
今次中美貿易戰,中共宣傳系統表現拙劣。特朗普按下啟動貿易戰的按鈕後,中共官媒還在口舌招尤,對美國政商界及特朗普揶揄挖苦批評警告恐嚇兼而有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於貿易戰,中國不想打也不怕打」、「特朗普變本加厲,是時候給他算清幾筆賬了!」、「與美國不共戴天!」。中美一度達成協議後,官媒又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軚,「停戰是兩國共同勝利」、「美方將獲得大幅減少貿易逆差的機會,中國將實現有助於國家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產品從美方的穩定購買」。
期間,《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喉舌竟沒組織一篇具份量的分析貿易戰前因後果文章,更沒分析美國政商學及傳媒、民間一面倒支持特朗普開戰原因,而全是五毛式叫囂、謾罵、挑釁,令前線談判官員極尷尬,也令中央毫無迴旋餘地。這種愚昧,陷中國於不義,令對抗不斷升溫。過去幾年,中共喉舌不斷吹噓強國崛起,把一帶一路捧上天,那種動輒「厲害了,我的國」民族主義嘴臉,不僅令周邊國家深感威脅,就連美國人也認為中國崛起對國際秩序構成重大威脅,因而催生今次不惜與中國「一戰」的民意。可以說,這些喉舌不僅沒建設性輿論,反而一再添煩添亂幫倒忙。

敵對派系必乘勢圍攻

對此,作為意識形態及宣傳大總管,王滬寧責無旁貸。當然,他也可能受命而為,令中國急速向左走,甚至部份走回文革老路的始作俑者是習近平,但習面對黨內外洶湧輿情,不可能把自己交出來,唯一能犧牲的就是王滬寧。王雖是「三朝帝師」,但表現每下愈況,主持今次中美貿易輿論戰固然一無是處,近年提出的「中國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都是爭議性極大,甚至毀多於譽,跟他輔佐江澤民、胡錦濤分別提出的「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等有天淵之別。而且,作為最高幕僚,事前對這場貿易戰毫無警覺,對美國民情一無所知,如此重大誤判根本是失職瀆職。
一個沒有權力基礎、表現不稱職,且不屬自己核心心腹但深獲前朝領袖賞識的書呆子,不拋棄他拋棄誰?這也是習向黨內交代的姿態。群情洶湧之下,習不可能掩耳盜鈴不作表示吧?
不過,棄王就能保習嗎?如此棄保,說明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一敗塗地,至少政治上如此。貿易戰這個炸彈在中南海引爆,中共政壇被炸至地動山搖,若震掉一個政治局常委的烏紗,習近平也將被震落神壇。威力如此驚人並非炸彈的功勞,而是中南海本身就處於高壓狀態,一點火就是巨爆。這是習近平近年為集權而高壓打擊政敵、任人為親的結果,各派得此良機,怎不群起攻之?
如果習近平要棄王自保,說明黨內對他的不滿是何等驚人,而他已再不能隻手遮天。強如毛澤東,在大躍進導致數千萬人餓死後的七千人大會被圍攻,之後也要戰略性退卻,交出權力退居第二線。雖然今次黨內怒火遠不及當年,但習的權威跟毛也是相去十萬八千里,一旦中美貿易戰短期內無法結束,對中國經濟打擊加大,在中南海造成的政治衝擊將幾何級數增加。再打下去,習要棄的車越來越多,說不準政治局常委、北京市委書記等要職也要吐出來,他自己也要交出部份權力,自2013年底開展的集權行動出現大逆轉,稱帝夢也要醒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潘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