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中午不想出去吃飯,家裏有大婆前些天去上海旅行帶回來的「邵萬生」五花鹹肉,原塊拿來蒸了,煮一鍋日本新潟米飯,另外還有朋友從波蘭帶來的午餐肉,說味道比中國午餐肉好多了,也拿來煎了。
上海鹹肉一定要原塊蒸好了再切片,而且要厚切,不可太薄,這才能吃出真味。大婆說在「邵萬生」買肉的時候問店員好不好吃,店員大概是習大大好學生,除了什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外,還有鹹肉自信,豪爽回答:「不好吃你拿回來我退錢給你!」
那塊五花鹹肉也確實好,鹹鮮油潤,色澤鮮活,蒸肉的水氣回進碗裏,薄薄積了層汁,汁面上輕輕浮着一層豬油,拿些滴進新潟米飯中拌勻,本來雪白飽滿的飯粒頓時油潤流光,香糯之中微帶滋潤的鹹鮮。厚切成片的五花鹹肉瘦處鮮紅,肥處晶瑩通透,嚼在嘴裏鮮美豐盛,混與新潟米飯同食,滿口中日友好,齒頰留香,美好之處妙不可言。另外還有那幾塊煎香了的波蘭午餐肉,正如送肉的朋友所言,工料皆佳,豐腴鮮美,果非國產梅林牌、長城牌可比。於是一碟飯,兩種肉,國際化,吃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