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來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真是個難纏的對手,經常反口覆舌說了又改固然難以捉摸,不守成規慣例破格出招更是防不勝防。就以貿易戰為例,美國官員近期一再強調有關行動不是一時興起而出現,早在小布殊、奧巴馬年代美國已對中國遲遲不開放市場、不改變國企主導經濟有不滿,希望中國採取實際行動解決問題。
他們認為,只是中國政府一直對美方的要求敷衍推托,近幾年來個反其道而行搞國進民退,讓國企壟斷經濟的情況更嚴重,才令特朗普政府痛下殺着,以形同「震盪療法」的關稅政策逼中國政府認真面對美國的要求。
回看歷史,美方官員的解畫不能算全沒根據或為政府補鑊,畢竟奧巴馬時代中美高層經濟對話也曾在中國有沒有操控匯率上針鋒相對,不能說中美貿易磨擦是特朗普上任後才出現。
問題是特朗普不但出手快狠準,還經常升級或搬龍門。對中國出口貨品開徵懲罰性關稅原先數額不過500億美元,後來忽然又增加第二輪制裁,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徵稅,並已正式開始諮詢,大有可能在夏季完結前就開始收取。
好了,北京對美國政府兩番出招仍在消化,並且開始擺出息事寧人的態度,沒有就美國提出的2,000億美元關稅「辣招」提出甚麼反制措施,跟較早前「打必還手」的姿態截然不同。然而,特朗普沒有因此回應中方的「好意」,反而進一步加辣,前幾天接受CNBC訪問時表明美國政府可能對全數5,000多億美元的中國出口貨開徵關稅,對北京來個全面打擊以迫使它讓步。換言之,在今次貿易對壘中,特朗普對中方不但硬的(打必還手)不受,連軟的(忍氣吞聲)也不受,繼續加碼施壓。像這樣的對手,北京怎會不頭痛。
一反傳統 狠批聯儲局
更可怕的是,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越來越凌厲。貨幣政策向來由美國聯儲局負責,不管總統或財長過去幾十年來都盡力尊重,不會公開評論聯儲局加息或減息,更不會要求聯儲局配合政府的經濟、財政政策。
以往最接近「踩紅線」的是被彈劾下台的尼克遜。1970年他為新任聯儲局主席伯恩斯(Arthur Burns)主持就職宣誓時就對伯恩斯來個「溫馨提示」,說自己向來尊重聯儲局主席的獨立性,但希望伯恩斯跟他一樣明白低息能刺激經濟增長。尼克遜還拋下一句:"I hope that independently he will conclude that my views are the on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我希望主席自己明白我的想法值得跟隨)。
特朗普更厲害,他近幾天接連在訪問及twitter中批評聯儲局持續加息打擊美國經濟復蘇,沖淡以至破壞他在刺激經濟上的努力。就在批評聯儲局的同時,他忽然話鋒一轉把矛頭指向中國及歐盟,狠批它們故意壓低本身匯價以增強出口競爭優勢,令美國企業出口到其他市場時更不利。
在特朗普就匯率問題上發言後,財長努欽立即公開表示會研究中國有沒有從操控匯率中獲利。誰都知道,中國應對與美國貿易戰其中一個重要的做法就是讓人民幣貶值,藉此抵銷新增關稅對中國貨品價格的不利影響。
過去兩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已下跌近一成,而且跌勢還未停止。要是特朗普真的把人民幣貶值視為中方以匯率戰回應,他大有可能在這條戰線上也出手,例如把中國列為貨幣操控國,對它的出口施加更大的限制與懲罰措施。到時候中美貿易戰就不僅是貿易戰,還擴展為貨幣戰,中國政府面對的打擊更大,還手更難,除了盡快答應美國的要求外不容易有其他出路!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