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之道】
想小朋友出街坐定定,很多父母都會出動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就算明知會傷眼,有時也無可奈何地用此法寶來換取一餐安樂茶飯。育有兩名子女的全職媽媽劉珏怡(Joyce),就選擇花個多月時間親手縫製一本遊戲書,一針一線縫出廿多個有得玩又有得學的遊戲,成為仔女出街的隨身物品,以行動對抗電子奶嘴。
與Joyce做訪問的個多小時,兩個分別只得三歲及兩歲的仔女Theo和Javis,完全沒有碰過智能產品,當他們坐得不耐煩,要麼玩玩手上的「媽媽愛心遊戲書」,要麼跟婆婆外出走走,大人也不會用手機「塞住他們把口」。Joyce親手縫製的遊戲書,色彩繽紛,公仔可愛,不單止小朋友,連大人看到也想揭來玩玩。這類DIY遊戲書在外國很流行,記者在網上看過不少,老實說,製作難度不算太高,但非常花時間,少放點心機心思也不行,為仔女辭去地勤一職,當上全職媽媽的Joyce樂意付出這些時間,「做一本起碼要個多月,由零到一本書,全部都是我自己剪、自己縫,真的很花時間,但我覺得幾環保,親自做一樣東西給小朋友玩亦很有意義,更可以讓他們一代傳一代。」
看見小朋友珍而重之地把玩遊戲書,玩足個多小時也未厭倦,DIY的禮物包含滿滿的愛,永遠是最珍貴,也教人特別珍惜,「我女兒很喜歡洗腦兒歌《Baby Shark》,但要在市面上找《Baby Shark》的遊戲很難,只能親手做,我就做了一套手指公仔遊戲給她,順道學一二三四,她看到也特別開心和有歸屬感。」遊戲書共有廿多個遊戲,有停車場、釣魚、過三關、綁鞋帶、紮辮、配對……靈感絕大部份來自一對仔女,「他們喜歡吃pizza,我就做一個pizza遊戲出來,上面再做一些蘑菇、菠蘿、香腸,叫他們弄給我吃,大仔最近學ABC,排次序,我就做一塊字母墊讓他玩,他覺得好新奇,不停將魔術貼撕出來玩,周圍探索,他的一二三四、顏色配對,都是這樣學回來,還可透過遊戲訓練大小肌肉。」
變出小生意 為病童趕工起貨
很多媽媽朋友見到Joyce的遊戲書,都大讚又靚又有心機,叫她幫手做一本,她驚訝這些小手作有市場,就開始將之發展成一門小生意,反應不錯,今年檔期早已爆滿,做一本太費時,不想錯過和仔女共處的時間,她總是待他們睡着後才動工,每晚做到凌晨兩、三點是等閒事,但看到客人和仔女玩得開心滿足,就甚麼都值得,「最難忘是有兩三個客人的小朋友有癌症,要長期住院,因為小朋友自己在醫院很悶,就訂了我的書給他們玩,我都會盡量趕工起貨給他們。」
以為有了這本書,就不用再買太多玩具,Joyce笑言,家中仍有大量玩具,因為遊戲書只會帶出街玩,以保留新鮮感,「當去餐廳、飲宴,要坐很長時間時,他們就會拿出來玩,靜靜地玩到個多小時,其實最好有家長陪玩,我有時會叫他們做個pizza給我,要求加三件菠蘿、兩件辣肉腸,最緊要親子之間有互動,如果你只給他電話,由他自己一個坐着玩,小朋友會變得不願與人溝通,說話也不叻。」的確,小朋友不一定要很貴的玩具,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陪玩,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最珍貴。
facebook: cloudesign
記者:黃子配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