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有鉅富家族捐出大量字畫藏品,林鄭就一錘定音:香港不是文化沙漠,而是綠洲。
這樣的思維,不知是沾染了什麼樣的官場文化,遇好事則好作大言,碰上嚴重事故,越是沈默寡言,永遠尚未到適合評價階段。
「香港是文化沙漠」,這句話也是香港中古年代產物,上次聽到的時候,好像文化大革命才剛剛結束。這句話掛在香港人特別是文青嘴邊,當時也有過一番熱情討論,記憶中曾有幾個年長文青,唉嘆書事難為,尤其詩集。當時也曾疑惑,香港「文壇」詩人的詩集有價有市,香港就跟林鄭所說一樣,有了一大批書畫展覽,就不是沙漠,是文化重鎮了?那麼,書展入場人數年年百萬起跳,林鄭又怎麼說。
何謂文化,好難講,長年生活習慣沈澱累積出來的行為產物,就是文化,所以才有隨街蹲下來,不小心小了個便的文化。在林鄭那代人,電視是娛樂,不算;電影如果夠藝術成分,算;飲食是吃喝玩樂,講玩的不夠嚴肅,不算。賞畫寫毛筆字,算,用原子筆寫的話,不算。
現在是什麼年代,家庭組織與成員性別,也講多元成家文化,文化也多元到無所不包,還講文化沙漠?拼命為香港文化做紀錄,搞保育,出力出錢再出書的有心人,聽了會好委屈。
光憑香港電影,最輝煌時代也就是最沒有包袱的時代,影響力如強颱吹遍兩岸,警匪黑社會搞笑驚悚不同片種,至今仍然是該類型典範。如果要得到外國勢力青睞才令香港有文化,一個奪獎王王家衛就夠了。論灌溉能力持久力廣泛度,非周星馳莫屬,那無厘頭又有好多嘢的文化,至今深入到台灣政壇。柯文哲被問到將來會不會想選總統,這位自稱常常講錯話又最會講話的政客,借周星馳四両撥千斤,請大家去看看《武狀元蘇乞兒》,暗示皇帝若做得好,誰耐煩組織丐幫?台灣網民論政事,周星馳經典語錄成為百搭武器,香港電影文化多威武啊。罷了,再舉例打臉下去,特首的臉會變豬頭,就會鬧情緒,市民更不好受,還原靚靚拳也打不回來。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林鄭講文化,狗唔識笑只會吠,長年浸沈在官場裏的她自述,案頭文件堆積如山,公務要帶回家處理到深夜方休,人夫想一起去看電影也求之而不可得。電影只兩個小時都沒時間看,其他可想而知,一個長年享受辦公,今年又受獨特的官場文化感染,一面擦鞋一面好打得的特首就是這樣煉成,不知如今人間何世,會說香港今天才變文化綠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