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汽車的系統中,制動部份是屬於經常運作組件,不斷開開停停會易造成勞損。常見的狀況包括踩制動時發出「吱吱」聲及震動,還有是煞車距離愈來愈長,甚至出現如「搶軚」般偏向一邊。
制動出現響聲是常見的損耗,原因大多是制動碟表面出現了凹凸坑紋,令制動皮與制動碟之間,無法完全平整地吻合,繼而產生出響聲。引致制動時出現震動,大多是制動碟變形之故,落斜時長期拖着制動又或是煞車力量過重,都會有機會令制動碟過熱而變形,煞車時便會有俗稱「打腳」的震動出現。而煞車距離拉長的原因,很多時都與制動油有關,若長期沒有更換,便有機會造成氣化現象,直接影響煞車距離。至於煞車時偏向一邊,多數都與制動卡鉗有關,若活塞起鏽令運作不夠暢順,便會令左右邊煞車力度不平均,煞車時便會偏向一邊。
當制動碟出現起坑或變形等損耗情況,其實又未必要立即更換,事關每隻制動碟都有安全厚度數據,若量度厚度後仍在數據以內的話,廠方便會以光碟機將制動碟打磨平滑,完成後仍可繼續使用,當然,起坑或變形得太嚴重的話,便要立即更換。
一套全新的制動皮厚度大約是12mm,至於何時需要更換,便視乎不同駕駛狀況及使用習慣而定,一般大約可行三萬至四萬公里,當厚度只剩1至1.5mm時,煞車時便會觸及安全碼並產生金屬磨擦聲,提醒駕駛者需要更換制動皮,不過廠方多會建議只餘3至4mm便要更換。
至於制動系統保養方面,應盡可能避免無故的重力煞車,還有是落斜時善用低檔,都可有效減低制動碟過熱或變形;而駕駛者經常忽略的一環,就是洗車時直接以以水沖洗制動系統,此舉會容易導致卡鉗內部產生鏽蝕,影響活塞運作,可免則免。
採訪:廖宏後
攝影:蕭志南/伍慶泉
即Like全新飲食專頁【籽想好食】: https://www.facebook.com/food.apple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