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逝世45周年.微動画】清空杯子 活出另一個「李小龍」

【李小龍逝世45周年.微動画】
清空杯子 活出另一個「李小龍」

一代巨星李小龍逝世四十五周年,他的演藝事業、武術修為、以及人生哲學,依然獲後世讚頌,影響深遠。但試想想,如果你的名字叫李小龍,你的人生又會怎樣?

-----

星光花園的某處,聳立一尊偉人雕像,每年數以百萬遊人上前膜拜。他的光芒照耀了幾十年,卻掩蓋着我的前半生。

老爸是李小龍狂迷,家中收藏品堆到滿滿。小時候已很懷疑,老媽的離開全因受不了老爸的狂熱。我從沒怪責老爸給我一個不完整的家,只抱怨他給我一個不平凡的名字。

「李小龍,一號房。」

因為這個名,我從小便害怕睇醫生,害怕接觸別人目光。因為這個名,我是學校風頭躉,壞學生會主動過來找我麻煩。李小龍喎,點都有兩度散手。經歷過無數次遍體鱗傷後,我開始痛恨老爸,父子關係很差。

還記得18歲生日那天,我沒有約朋友慶祝,或者我根本沒有甚麼朋友。父親得了急病,入手術室前還跟我做了個「李小龍」的招牌動作。是甚麼驅使父親在大病當前,仍想着李小龍呢?

我鼓起勇氣走進老爸書房,在抽屜找到幾本塵封的筆記本,都是已發黃的剪報剪貼。旁邊亦有老爸抄寫、字體不太端正的「李小龍語錄」。

「做你自己,表達自己,相信自己。」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

「以無法為有法。」

我甚至跟隨李小龍的步伐,每日跑二點五公里,每日打五千拳。半年的磨練,沒有令我變成彭于晏,只換來累到炸開的身驅。奇怪是,我好像領悟了一些尼采的哲學——重視自我、認識自我、解放自我,領悟出「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原來一直以來,我太介意別人怎看我,又怕別人將自己和李小龍比較。這些年來,杯子也沒有清空過,沒釋放過自己的思想。或者,老爸幫我改這個名的原因,就是想我活出另一個李小龍。

在醫院裏,我擁着氣若游絲的老爸。我想,這是一個遲來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