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末代掌門 魂歸書展 - 余家強

【有限創意】末代掌門 魂歸書展 - 余家強

讀者叫我談談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2017),近日赫見今年書展廣告仍有他的系列(雖只佔一角),不禁胸口一熱,出版界慣於人走茶涼,已故作家沒被遺忘,可謂桃李無言下成蹊徑了。
我任職記者時想訪問黃易,每次均以閉門謝客婉拒。據知,黃易長住離島,深居簡出,日爬萬字。苟如是,更加清高可敬,文人講究拉關係互相吹捧,他卻單憑埋首寫作揚名,乃真正實力派。我稱黃易為末代掌門,因為他是香港最後的全職武俠小說家而能獲大中華地區認同、一再改編為影視作品,代表着這特種文學之夕陽無限好。承其餘緒的,或來自內地網友,或不學無術缺乏素養,或變質成過於荒誕,一句到尾,硬係冇咁好睇囉。
你會問,黃易不見得好睇過金庸吧?當然,但對於die hard武俠fans,小說是消耗性產品,其實我不明白怎麼有人只沉溺於重讀N次金庸的?劇情一早知道晒喎,凡事總應向前看,多得黃易,書迷方不斷有新奇故事追,這點居功至偉。你嫌他境界不夠高?但武俠小說,根本便娛樂性優先,可視為「文字連環圖」,讀者從當中的打鬥、謀略和男歡女愛描寫獲取官能刺激,王道正宗啊!
作為後起之秀,黃易較具現代意識。金庸男主角通常誤打誤撞、本身不甘不願卻遭逢奇遇成為絕頂高手、繼而被擁戴做武林盟主拯救蒼生云云,畢竟有點矯情造作,等如說某某天生痛恨金錢偏偏發過豬頭;古龍大概本身天才型,他的楚留香和陸小鳳等索性毋須交代練功過程,事事毫不志在似的,同樣搵鬼信。反觀黃易,舉例《大唐雙龍傳》寇仲,想學武就用力學,想爭天下就用力爭,從不掩飾自己的進取心,無疑貼近現代人思維。愛情亦然,大師筆下不是女追男式喜劇便是男單思式苦戀,黃易則英雄美女「互溝」,主動入肉得多。
這才像真正江湖,黃易作品是少數會發行至街頭報攤有售的書種,它屬於市井。諗深一層,何必在意書展擺什麼花臣?何必在意那些偽文青?書業靠的原是不斷寫不斷買,默默耕耘和支持更實際。
至於批評《尋秦記》開啟「穿越」氾濫成災,黃易第一個成功把back to the future橋融入武俠,第一個冇得頂,效顰者冇得整。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