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定於一尊(李怡) - 李怡

世道人生:定於一尊(李怡) - 李怡

北京流言橫飛、瘋傳「一號休息,大海領軍」之際,新華社周二晚報道,全國人大常委黨組周一召開學習會,表態嚴守政治紀律,確保以習近平為核心黨中央的「一錘定音、定於一尊」權威。這說法有澄清流言、重申習近平絕對權威地位的意味,反過來也證明了流言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至少已引起中共高層對「人心思變」的關注,而以人大常委黨組發佈,莫非「思變」指向人大的權位?
人大常委這消息發佈的第二天,18日《山西日報》刊登一篇文章。題目是〈政治制度不能定於一尊〉,與人大常委黨組提出的「一錘定音、定於一尊」似是唱反調。於是,「定於一尊」這個成語在大陸社交媒體平台上熱傳起來。
「定於一尊」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意思是現在始皇帝統一天下,所有權位,思想、學術、知識、道德等的是非黑白,都由皇帝一個人作決定。
《山西日報》引了「定於一尊」這個出處,還引了秦始皇的宰相李斯說的另一句話:「主獨制於天下而無所制也」,意思是始皇帝獨自宰制天下而不受任何制約。《山西日報》並說,「歷史上,正是這種『定於一尊』的專制統治,加速了秦王朝的覆亡。」
《山西日報》這篇文章的開頭引用習近平在十九大的報告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定於一尊」在習近平報告中是一個否定用語,用來解釋中共國何以不採取全世界通用的普選制度。
端傳媒找出習近平近年用「定於一尊」這成語至少有四次,除了十九大報告之外,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說,「優秀作品並不拘於一格、不形於一態、不定於一尊」;在今年5月4日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在講話中稱「社會主義並沒有定於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連同十九大那次,這三次都是否定「定於一尊」的。但今年7月3至4日,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卻強調:「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黨中央必須有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
因此,當中共要否定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採取的普選投票授權制度時,習近平就說政治制度不能「定於一尊」;辯解為甚麼馬克思主義在許多國家都失敗而中國仍然要走這條「馬」路時,就說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定於一尊」;當強調要一黨專政並以習近平為核心時,「定於一尊」就成為一個肯定用語。
「定於一尊」這成語,緣自專制獨裁的秦始皇。現代文明世界認為每一個人都是思想自由、獨立自主的自由人,因此「定於一尊」絕對是一個反自由的詞語,是自由之敵,不含任何正面意義。
定於一尊,就意味着絕對權力。中外歷史上所有掌絕對權力的人,不論他曾經多麼英明神武、多麼有聰明才智,最終必然成為一個大怪物。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