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身份證這一招,說來還是跟朱知梅醫生學來的,十三日星期五,佩雲約了香港會所午餐,是遷就小思老師而選的日子,為了證明不是黑色星期五,特出示ID,猶記去年歲末,張五常教授生日晚宴上,身旁座位分明寫的是梅字派;怎知來了一位溫文儒雅的男士,疑惑間,問他是否坐錯了席位,他忙不迭出示身份證呢。
讓手上證件說話,四人未到齊已出示,還帶來一支半巴掌大的青梅酒,是上週佩雲送的,說是她的彼得先生不懂欣賞,而我算是青梅知音客;誰知有比我更厲害的小思,一嗅之下已嘆道是當年她旅日時已嚐過之味,的確是佩雲以日本清酒加日本青梅浸泡出的青梅酒,年份超過七、八年,如今益我,更意外的是一向一絲不苟的香港會所,因為之前已細細聲對服務人士請求破例,他輕輕頷首放行,於是取出自備迷你一口杯有四,讓大家分甘同味,小思老師脫口而出:今日這青梅酒,可比日本俳句的風味……。啊呀,連忙向製作人看去,她一臉喜不自勝……,最美妙的讚詞吧。猶記當年日本通鮑耀明老師曾贈書是他翻譯的日本俳句:短小精悍、自由奔放,疑似打油的庶民生活寫照,小思口中的俳句想必是古典的俳聖松尾芭蕉、井原西鶴這號一流人物所作。日本俳句通過鮑耀明的譯筆讀到作者對流浪、對故鄉、對童年的眷戀,早幾年,鮑老師以九十餘高齡謝世,講起俳句,特別思念這位長輩故人。
曾有前輩形容一道喜愛的冷盤有如一闋小令,而今小思老師說青梅酒有如俳句,可謂前後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