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對習近平來說確實不好過,7月1日建黨日,也是楊佳襲警10周年,3日海航董事長王健殞命,4日湖南打工妹董瑤瓊向他畫像潑墨,9日是709案3周年,13日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慘死一周年,雖然提前3天放走了劉曉波的遺孀劉霞,但減輕不了天怒人怨。習近平要「以牙還牙」和美國打貿易戰,給中共整個利益集團帶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感,不亞於毛澤東搞文化大革命,讓他們感到有翻船的危險。
中共的專制制度是毛澤東一手建立的,無論建政初期的《共同綱領》還是後來的《54憲法》,他從來沒有放在眼裏。他自稱「老和尚打傘,無髮(法)無天」,在黨內早已是「定於一尊,一錘定音」。他的「一錘定音」,在風調雨順的年月,就活活餓死了三、四千萬人。1966年發佈〈五一六通知〉之後兩天,林彪發表講話:「毛主席活到哪一天,90歲、100多歲,都是我們黨的最高領袖,他的話都是我們的行動準則。誰反對他,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就這樣把毛澤東的個人迷信推向頂峯。所幸的是,毛澤東沒有活到90歲。1976年10月6日,距離他死不過27天,文革「台上派」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李先念就動用中央警衞團抓捕了毛妻江青為首的「四人幫」,幾百萬人湧到天安門廣場慶祝。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前,華國鋒和鄧小平商定會議議程是討論農業、經濟和計劃,不糾纏歷史遺留問題,包括1976年天安門事件。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會議舉行,鄧小平因為訪問東南亞缺席前期會議。而陳雲在小組發言時提出薄一波叛徒集團案、彭德懷、天安門事件的平反問題,又被會務組《簡報》印發,令會議失控。11月14日,北京市委第一書記林乎加在北京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為天安門事件平反,當晚7時,新華社通稿發佈。
鄧小平回國後看到會議結果,不得不拋棄胡喬木為他起草的講話稿,讓胡耀邦找來于光遠、林澗青等重新起草,僅一句「北京市委關於天安門事件平反的決定就是中央的決定」就攫取了會議的成果。鄧小平將十一屆三中全會定為改革開放的開始,原因也在此。其實會議與改革開放一點關係也沒有,會議的決議還是「不准包產到戶」。陳雲因為帶頭開炮,當選為黨的副主席。真正失敗者是華國鋒,不但承擔為會議設限和「兩個凡是」的錯誤,會後還因為「搞個人迷信」接受批判。
再提華國鋒乃師承鄧小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的理論務虛會議,和為十一屆六中全會做準備的4,000名高級幹部大會,都對毛澤東搞個人迷信進行了深入的揭發和批判,表明黨內外對毛澤東搞「個人迷信」,對他造成災難性惡果的深惡痛絕。但是這些寶貴的政治、思想成果不但沒有寫入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內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反而仍舊定毛澤東思想為一尊,提出「沿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軌道繼續前進」。原因在於鄧小平,他深知否定毛澤東就是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就是否定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只有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才能保證他垂簾聽政的最高權力。這也就給了今年兩會習近平修憲、把國家主席任期制改為終身制的歷史依據。
至4月13日,黨內民主派元老李銳過101歲生日,對習近平毫不客氣的批評,不僅代表了民意,甚至也代表了提拔習近平的專制利益集團。7月11日新華網重發舊文〈華國鋒認錯:中紀委曾嚴查了華國鋒哪三項違紀?〉,就是專制利益集團把他們對習近平的不滿徹底公開化。
中美貿易戰讓利益集團感到,現在不制止習近平,還等何時?又拿華國鋒說事,不過是秉承鄧小平的衣鉢,鄧小平搞掉華國鋒,是為了奪權。而專制利益集團要換掉或者削弱習近平,完全是黨國利益之爭,是保護專制制度不遭滅頂之災。當前還看不出中共真正用改革改變中國結構、化解貿易危機的力量所在。結果如何?要看下月的北戴河會議。
呂月
中國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