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方今世上之處境,比較麻煩。
西方自十六世紀,完成了文藝復興,人的尊嚴,得到解放,羅馬神權專制結束,人性啟蒙,知識理性滋生,啟蒙即小兒初識世界,歐洲十六世紀,為文明之初啟,有如幼稚園畢業。
但人性啟蒙還不夠,君主專權依舊。在這個時期,理性催生科學,科學催生工業,工業造就了小資產者,遂發生法國大革命,確定人權平等。歐洲十八世紀結束,堪稱小學畢業。
然後是小資產階級和中產者,進入十九世紀,發揚社會民主(Social Democracy)。英法普魯士相繼進入並完善議會制度,投票權逐步擴大。此一階段,學業功課,相當艱難,並出現納粹和共產此兩種流行病毒,但不論如何,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美中學畢業了。
本以為相安無事,哪知到了二十世紀末,雖共黨帝國崩析,全球化、移民潮、互聯網,為社會民主帶來新的難題。西方文明昇上了大學,才遭遇五百年來真正棘手的挫折,原因有很多:小資產知識分子的左翼大愛幼稚病、邏輯理性思維在「全球化」其他文化滲透下的薄弱、西方知識分子厚頌馬克思而薄貶納粹主義的偏見以致對亞洲人淪為共產極權的歧視與漠視,都是種種深層的理由。
但不論如何,西方至今日仍然是一個完整的現代文明。西方文明已經經歷了幼稚園、小學、中學的正常畢業,至於大學,其實也已經畢業了,只是在當前博士深造的這一層,方遇到挫折。
但是中國不同。一百五十年現代史的脈絡很清楚。這個民族一早就知道自己的落後,早期也不斷掙扎着艱辛模仿,希望趕上世界現代文明的潮流。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中國人一度以為自己幼稚園畢業,升上小學了。豈知在敲鑼打鼓慶祝時,卻報讀了馬克思列寧此一西方末流的課程,折騰了七十年,死人億萬,交了無數學費,又多次自稱要改革開放,豈知回頭卻又撿拾起帝皇極權的舊破爛之起點,雀躍不已,當做新發現的珍寶。
換言之,坦率陳述一句,這個民族以為自己很有智慧,也以為很有錢,闖進這個世界,毫不懂得尊重他人,喧驕踐踏,態度日益囂張,但終於被這個世界識破,其實它幼稚園尚未畢業。這是當今問題所在。